八达网

标题: 说说我广义参考系设计的人类大脑是如何辨识物体吧。。。 [打印本页]

作者: woodangel    时间: 2013-1-22 22:11
标题: 说说我广义参考系设计的人类大脑是如何辨识物体吧。。。
首先任何物体的信息在广义参考系内都可以转换为波动,大脑辨识物体就是物体上携带的波动的信息进入大脑,引起某处对物体记忆丘的共振,然后定位这个物体是某样物体。我们至少通过3处感官感受物体的信息波动,触觉,听觉,视觉。触觉属于感受1维信息波动,听觉2维,视觉3维,实际上还有4维信息波动的感受,就是对物体信息的推理。
物体携带的信息通过3处感官进入大脑,经过广义参考系混合运算,得出这个物体信息的最大共鸣点。然后记忆丘形成这个物体的共鸣点雕刻在大脑皮层内,设想这个物体旋转了180度,信息进入大脑的时候最大共鸣点还是指向原来的信息记忆丘,因为无论这个物体如何变换,最大共鸣点始终都不变都指向同一个物体的记忆,这个可以用日常的声音共鸣做比较,火车的声音在门窗玻璃形成共鸣,设想火车离开一段距离发出声音,在门窗如果形成共鸣还是取火车的声音,不可能取到鸟的声音形成共鸣。因此无论火车在那个方位,是远还是近,对门窗玻璃形成最大共鸣的还是火车的声音,因此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牙膏我们会认为是牙膏,牙膏转了一个角度,或者被捏挤扭曲,我们大脑还是辨识是牙膏,不会辨识成别的物体,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计算机是线性结构没有我的广义参考系共鸣系统,辨识简单的物体都靠的是暴利运算。效率十分低下。远远不如大脑,但是计算机也有超越大脑的,就是精确计算,大脑擅长的是模糊共鸣运算,计算机是线性精确计算各有所长。

作者: Nal_TonY    时间: 2013-1-22 22:21
大师你发帖我能理解,但是能不能稍微有点互动啊?经不起质疑的理论不能说是好理论
作者: woodangel    时间: 2013-1-22 22:27
联想就是共鸣的信息在脑内不断的共鸣震荡,形成如同多米诺的信息共鸣震荡链,想到MM就想到AV 想到AV 就想到OOXX 想到OOXX 就想到。。。,最后屌激素的地方被共鸣到崩溃释放 形成撸管的动作, 这样不断的共鸣就是联想。
作者: woodangel    时间: 2013-1-22 22:30
本帖最后由 woodangel 于 2013-1-22 22:34 编辑

我花了2天时间教会了上帝如何设计人,没想到上帝这个小傻子设计得那么烂智商那么低,居然没人理解吗???
作者: Nal_TonY    时间: 2013-1-22 22:35
woodangel 发表于 2013-1-22 22:30
我花了2天时间教会了上帝如何设计人,没想到上帝这个小傻子设计得那么烂智商那么低,居然没人理解吗???

说的有道理!
作者: A型摩羯    时间: 2013-1-22 22:46
哪撸好道(°_°)
作者: woodangel    时间: 2013-1-23 00:32
我错了上帝比我高明。
作者: 潜规则    时间: 2013-1-23 08:43
原创内容 水晶 +5
作者: stonyfield    时间: 2013-1-23 10:52
我错了上帝比我高明。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