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网

标题: 美国报告称理科生一生比文科生多赚160万美元 [打印本页]

作者: carass    时间: 2012-11-6 06:51
标题: 美国报告称理科生一生比文科生多赚160万美元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在美国一样适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报告显示:同样是学士学位,按工作40年计算,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比教育学的毕业生多赚160万美元。真可谓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发布的2011年社区调查报告,美国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证全职工作的人每年中位薪资收入是64396美元,这些人既包括新毕业的大学生,也包括那也干的一辈子最高学位是学士的全职工作者。其中工程专业的薪资最高,平均每年高达91611美元,电脑与数学专业排第二位,年均80180美元,物理、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专业薪水也不错,以80037美元排第三位。在另一个极端视觉和表演艺术专业薪水最低,平均一年只有50484美元,教育专业只有50902美元,心理学专业为55509美元,列倒数前三名,由此可以推算出来从事工程专业工作的人平均每年比从事表演艺术专业的人多挣4万美元,以一个人工作40年计算整个职业生涯收入平均相差160万美元,差距还是很惊人的。

  就雇佣状况而言也发现类似的理工科比文科吃香的趋势,电脑和数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全职工作的比例最高,占2/3,工程专业展65%,商科占64%,说明这些专业比较吃香容易找到全职工作。而教育专业从事全职工作的只占41%,语言文学专业全职工作者只占46%,视觉和表演艺术占48%,说明这些专业要找全职工作相对困难。调查发现,同一个专业毕业的,在哪个领域工作收入的差距也不小,比如从事人文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在电脑领域工作,一辈子平均能挣290万美元,而人文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是在普通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一辈子只能挣160万美元,这些人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贫穷的小白领了。

  理工科比文科吃香更好找工作、薪水待遇也更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因为学习数理化比较辛苦而且需要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对于普遍的数学水平相对薄弱的美国本土学生来说,理工科往往不是他们的首选,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惊呼每年培养的工程师不够,国会议员正打算立法让外国的理工科学生留在美国工作的原因。华人学生不管从自身还是家庭来说都会有动机去选择电脑、工程、医学、经济、金融、法律等就业前景和薪资待遇较好的专业,中国留学生则应注意尽量选择理工科和经济金融和商科,这样未来比较好找工作,薪水也较高。在这里告诉大家美国就业市场今年最热门的职业是信息技术、医疗保障专业人员和后勤支持人员、工程师,特别是土木工程师,技术工人,如电工、木工、电焊工等,还有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
作者: SCI)_Dp_R    时间: 2012-11-6 07:19
你是愿意在中国挣平均水平的6倍(中国统计数据平均4100/月,就算你6倍是25000/月,大约为48000美元/年,税前)

还是愿意在美国挣大学生的平均水平的1.5倍?(就算10万美元/年,税前)

我想多数人都会选前一个吧。因为相对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别愁BloodBrood    时间: 2012-11-6 07:48
妈的 当初赌理科好好的 改文科干嘛
作者: 会飞而已    时间: 2012-11-6 09: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arass    时间: 2012-11-6 10:01
SCI)_Dp_R 发表于 2012-11-6 07:19
你是愿意在中国挣平均水平的6倍(中国统计数据平均4100/月,就算你6倍是25000/月,大约为48000美元/年,税前 ...

问题是在中国平均水平的6倍 比美国平均水平1.5倍 活的更舒服吗 ?
作者: TM.MaRine.Z    时间: 2012-11-6 10:03
SCI)_Dp_R 发表于 2012-11-6 07:19
你是愿意在中国挣平均水平的6倍(中国统计数据平均4100/月,就算你6倍是25000/月,大约为48000美元/年,税前 ...

中国人月工资有4100我把电脑吃了。
作者: faye2500    时间: 2012-11-6 10:13
4100是应届毕业生还是所有本科以上平均?
所有平均绝对不高
作者: LOY    时间: 2012-11-6 10:17
怎么不对比啪妹子的数量呢??
作者: SCI)_Dp_R    时间: 2012-11-6 10:26
TM.MaRine.Z 发表于 2012-11-6 10:03
中国人月工资有4100我把电脑吃了。

我也不知道这统计数据哪来的,姑且当是城市人的平均水平吧,
作者: SCI)_Dp_R    时间: 2012-11-6 10:27
carass 发表于 2012-11-6 10:01
问题是在中国平均水平的6倍 比美国平均水平1.5倍 活的更舒服吗 ?

看你如何定义舒服了。

有些人的舒服就是强过他人。
作者: carass    时间: 2012-11-6 10:41
SCI)_Dp_R 发表于 2012-11-6 10:27
看你如何定义舒服了。

有些人的舒服就是强过他人。

我觉得我的舒服的定义是

1 吃的方面 自己的工资足够支付除了超豪华饭店外日常消费 买得起自己想吃的东西,不必大费周折寻找城内哪个商店有卖  我不太会形容举个例子,我这边的两三公斤的龙虾在国内二三线城市价格比欧洲还贵几倍,而且货源极少,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

2 穿的方面 不需要都是名牌,但是一些二线设计师品牌 有着比较好的质量和适中的价格,有自己喜欢的style,跟吃一样,只要不过度消费都消费的起。目前国内二三线城市买国际品牌比较难,而且质量和款式都比国外落后很多。一线城市好牌子好款式比国外贵四五倍很正常

3. 一定的环境条件 如各种污染等 不过这个跟题目关系不是太大

4. 考虑货币购买力的贬值速度 是否自己的储蓄在中长期不会出现明显的实际购买力贬值

5 有些自由,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生活--不过这个也不是特别强求
作者: SCI)_Dp_R    时间: 2012-11-6 10:43
carass 发表于 2012-11-6 10:41
我觉得我的舒服的定义是

1 吃的方面 自己的工资足够支付除了超豪华饭店外日常消费 买得起自己想吃的东 ...

你觉得你说的这些 月入多少可以实现?
作者: carass    时间: 2012-11-6 10:50
SCI)_Dp_R 发表于 2012-11-6 10:43
你觉得你说的这些 月入多少可以实现?

欧洲月收入两人5000+欧元就够了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毕业后两人一起工资供房,大概工程师学校毕业平均工资就是2500 第一年,以后每3年涨1000这个样子。第一套房贷國镓规定是无息的,交通养孩子都有國镓补贴,500平市郊的别墅市郊一般在35-40万欧左右(派出巴黎日内瓦这些特殊城市) 节省点的一个月能存4000,中等消费每个月剩余2500,一般10年内都能还清贷款

这个是父母不给资助的情况
作者: SCI)_Dp_R    时间: 2012-11-6 10:54
carass 发表于 2012-11-6 10:50
欧洲月收入两人5000+欧元就够了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毕业后两人一起工资供房,大概工程师学校毕业平均工资 ...

在国外实现起来当然无压力,我问的是在中国
作者: carass    时间: 2012-11-6 10:55
加你微博了王教授 我先去睡了 今天熬夜了 还是要多学习你们北大人的思维方式的
作者: carass    时间: 2012-11-6 10:59
看误会了好像前面 这个问题好像我跟你没有分歧
作者: BeRush    时间: 2012-11-6 11:11
在外国拿平均水平1。5倍过得比在国内舒服多了吧,房价高,食品问题就够人受的,还不说其他
作者: 松贝    时间: 2012-11-6 11: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CI)_Dp_R    时间: 2012-11-6 11:51
BeRush 发表于 2012-11-6 11:11
在外国拿平均水平1。5倍过得比在国内舒服多了吧,房价高,食品问题就够人受的,还不说其他

我可没这么觉得……你在国外呆着你就知道了……
作者: SCI)_Dp_R    时间: 2012-11-6 11:52
松贝 发表于 2012-11-6 11:37
月平均工资4100?
就算这是真实的数据,要实现6倍工资,25000/月,你觉的在中国有多少人能做到?
何况有 ...

我感觉对于华人来说,国外1.5倍和国内6倍的难度是差不多的啊。

你在国内拿不到6倍,去国外也拿不到1.5倍。
作者: 雪舟神无月    时间: 2012-11-6 12:17
TM.MaRine.Z 发表于 2012-11-6 10:03
中国人月工资有4100我把电脑吃了。

根据标题应该是指本科以上的人,国人怎么可能平均4100,如果有的话早把全世界都爆了。。。。
作者: 黄宏章    时间: 2012-11-6 2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临空一刀    时间: 2012-11-6 22:48
只要现在的状态,改成能每天5点能下班,就达到理想状态了!
作者: Hwady_3    时间: 2012-11-6 22:50
理科900元一月路过

作者: bruce_wayne    时间: 2012-11-6 22:58
中国理工科毕业生,多年平均一下4000不过分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