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y1976 发表于 2014-12-2 14:49

开车堵路上,每年损失两万多——童大焕

汽车的负外部性,也就是汽车给社会造成的损失,用一种比较笼统的分类来看,至少包含拥堵造成的时间损失、尾气污染造成健康和生命损失、拥堵导致病患救助不及时造成生命损失、马路过宽过多造成土地和房屋损失,等等四大块。

拥堵导致病患救助不及时造成生命损失这部分,由于没有相应的索赔机制,恐怕也就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因此这一块损失还无法量化。马路过宽过多造成土地和房屋损失也同样暂时无法量化。因此本文只讨论时间损失和健康损失两大类。

时间损失上,我们不妨做一粗算:北京2013城市居民人均收入40321元,当年工作日平均每天堵车近2小时,其中一半是因拥堵造成在路上的多余时间,损失如下:1/8(损失八分之一工作时间)乘以2100万人乘以4万元除以500万辆车,平均每车2.1万元!也就是说,在北京,因拥堵造成的时间损失,折算成金钱的话,平均每辆车至少在每年2.1万元以上。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损失也水涨船高。而北京的人口实际上已经高达三四千万,而不是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2100万!也因此,平均每辆车每年造成的损失当是2.1万元的倍数。

尾气污染造成健康损失。中国北方空气比较干燥,因此比较容易扬尘;北方整体的商业发达程度又不如南方,因此大量依靠重工业支撑经济和就业;北方冬季的燃煤取暖也有可能加剧空气污染。再加上近年来汽车社会迅猛到来,四大因素互相叠加,使中国北方的空气污染和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汽车尾气是对人体有致命伤害的PM2.5的主要来源。

据英国广播公司2013年7月8日报道,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美国國镓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北方数十年来烧煤引起的严重空气污染,导致人均预期寿命比南方减少至少5年。这篇论文的题目为《空气污染对预期寿命的长期影响:基于中国淮河取暖分界线的证据》,作者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玉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宏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环境经济学教授格林斯通和一名以色列经济学家。四位研究者通过研究1981至2000年的污染数据和1991至2000年两个时期的健康数据,发现由于南北方供暖政策不同,空气污染水平在淮河附近有一个巨大的跳跃。冬季大量燃煤供暖使得淮河北岸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比南岸高出200微克/立方米,同时期人均预期寿命也在淮河南北两岸表现出突变,北方比南方减少五年之多。

目前大城市中PM2.5的主要成分是汽车尾气与扬尘,而《空气污染对预期寿命的长期影响:基于中国淮河取暖分界线的证据》这篇论文中所使用的是十多年前的数据,没有采纳当前的数据。当时中国既没有PM2.5的数据,也没有进入汽车社会。

《自然与科技》杂志2013年第5期(2013年10月9日)“中国北方人均寿命比南方少5年,削减PM2.5就是拯救生命”一文认为,不合格燃油的使用是当今空气污染的首要祸害,但始终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在首都北京几次遭遇严重雾霾天气怨声一片的压力下,中国能源供应的内部人士才披露,供应北京的燃油是专供品。也就是说北京使用的燃油已经是中国目前最好的产品了。文章披露,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结果显示,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4.8%,超标天数比例为45.2%。淮河以北京津冀这片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仅为24.2%,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21.2%,主要污染物为PM2.5。而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7.4%,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88.5%。京津冀地区2013年上半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天数只有31%,重度污染天数达到了26.2%。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分别为38.9%、36.5%和9.9%。

北京相对最好的燃油仍然不能阻止雾霾天气,越往南方空气质量越好。这固然可以证明汽车尾气不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但这丝毫不能改变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以及汽车尾气是影响公众健康的罪魁祸首这一事实。一旦雾霾天气形成,雾霾中的汽车尾气成分就会成为致病的主要原因。



钟南山院士在谈雾霾时,向我们列出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

-------------------------------

“根据美国65届老年医学会的研究,在空气里面PM2.5每增加10个微米(微克每立方米),脑的功能总的平均来说衰老三年;对于心血管系统,PM2.5每增加十个微米,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会增加10%。总的来说,美国笼统的观察表明:PM2.5每增加十个微米,心脏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增高1%—3%。另外妈妈在怀孕期间如果在这样的环境生活的话,生产出低体重的婴儿(体重小于两千五百克的婴儿)比例会增加10%,婴儿体重会降低8.9克,这是从三百万妈妈数据做出来的。

“灰霾对肿瘤特别是肺癌的影响是肯定的。我们特别从北京的肿瘤办、环保办得到的一些资料:在北京地区,这十几年每年肺癌以2.42的比例增加,现在它的患病率是十万分之七十六,远远超过第二位的直肠癌。对于女性来说(排除吸烟所致),肺癌也是增加得非常快,现在是十万分之十八,是增长的所有的肿瘤中最快的。在北京什么地区肺癌患率高?一个是朝阳区,一个是丰台区,一个是石景山区。朝阳区比较低一点,十万分之七十,丰台区十万之八十七,石景山区是十万分之九十六。北京肺癌发病率较低的区域是密云和怀柔,密云好像是十万分之四十六,怀柔是十万分之五十。北京不同地区的肺癌发病率差别如此之大,和它的污染情况还是有关系的。

“美国观察了十八万八千个人26年,这些观察对象中共有一千一百个得肺癌。结果发现什么呢?凡是PM2.5增加十个微克每立方米的话,这些人的肺癌病死率就增加15%—27%,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很权威的资料。日本对六千六百七十个肺癌患者进行了长达8.7年流行病学的观察,发现PM2.5增加十个的话,肺癌的病死率就增加24%。

“就灰霾对人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以25个微克每立方米作为一个极限,这个极限每增加十,病死率增加1%。灰霾是对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系统、血管系统、肿瘤、呼吸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别人在国外做研究,PM2.5值的范围都是从十几到五十几。我们这儿的灰霾,五十就是好的了,75是允许的,现在则是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一千的。现在机动车油在北京、上海跟广州占的污染有不同的说法,我看得最多的是22%到27%。有的时候是30%几。”

----------------------------------

雾霾的形成很复杂,但一旦形成,主要成分就是PM2.5,尤其是来自汽车尾气中的PM2.5逐年上升。

2011年,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敏曾对记者说,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燃煤、餐饮、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空气中污染物的二次转化等。但最近这几年,已经出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汽车尾气在北京市PM2.5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大约已经占到1/6的比例。

这一点在很多国内学者的空气污染研究中得到佐证。2013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项目也给出了答案。当时北京连续多天出现严重雾霾。项目负责人、中科院研究员王跃思一直在做跟踪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在北京那几天重污染时期对PM2.5的贡献达到25%。王跃思说,大雾天气引发交通拥堵导致汽车低速行驶,北京城市的机动车排放在这种情况下会增加5至10倍,造成PM2.5浓度急剧上升。

大气污染物PM2.5已被确认为一级致癌物。2013年10月,设在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报告中说,有充足证据显示,暴露于户外空气污染中会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该机构专家召开为期一周的会议,审议来自全球五大洲研究机构的1000多篇最新论著,最终做出认定。作为世卫组织负责癌症研究的权威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致癌评估被视作“致癌物百科全书”。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表示,PM2.5致癌证据明确,属于一级致癌物。

据2013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当空气污染物浓度过高时,人体会由于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污染物而产生急性健康危害。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会诱发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PM2.5的化学成分众多,除影响空气能见度外,可经呼吸道进入肺部、进入血液,对人体呼吸、心脑血管系统等造成重要影响,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肺病患者对其更为敏感。”

人类只有在疾病和死亡面前是绝对平等的。它不会因为你开着车,就把疾病和死亡的风险都只给那些没有开车的人。相反,正是存在无数无节制的开车人,所以大大增加了人类的疾病和死亡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思考“同呼吸共命运”的哲学含义,无疑颇有那么点反讽的意味。


【相关阅读】童大焕:《我们将可能与汽车同归于尽》

cjy1976 发表于 2014-12-2 14:50

童大焕——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大焕城市化战略研究院院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车堵路上,每年损失两万多——童大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