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周刊》去年花了一年时间,做的一个相对靠谱的中国城市排名划分。
行政级别和GDP并不能恰当反映城市商业魅力和经济增长潜力,《第一财经周刊》用类似于PageRank的调查方式结合传统数据对400个中国城市定位排名,15个“新一线”城市脱颖而出。《第一财经周刊》2013年决定从公司和公司人角度对中国除传统一线城市之外的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00个百强县共400个城市进行详尽调查的原因。
从3月份开始,《第一财经周刊》从《财富》500强企业和中国100强企业中抽取了285家大公司进行了走访调查,考察了它们在中国的区域布局和未来的战略重点区域,以及它们对中国城市未来成长性的认识;
与大公司密切相关,《第一财经周刊》还调查了银行、房地产、汽车、奢侈品、零售连锁、酒店、快时尚等多个领域的140个一线品牌在全国的城市分布,考察了它们进入的城市数量和开店的数量;
公司人方面,《第一财经周刊》则调查了来自北上广等传统一线城市的1000多名年轻公司人,考察他们在现工作地之外乐意去工作和落户的其它城市,我们认为,他们的意愿能够反映出这些城市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此外,我们还搜集整理了400个城市的2012年GDP规模、2012年居民人均收入、《财富》500强企业落户的数量、211高校数量、国际航线的数量、外国使领馆的数量、机场吞吐量等,我们认为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教育资源和经济活跃程度。
在这些一手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对400个城市进行了一线品牌进入密度、一线品牌进入数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财富》全球500强进入数量、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排名、机场吞吐量、使领馆数量、国际航线数量共10项指标的单项排名。
其中,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是依据将具体某个城市列为重点战略城市的大公司数量进行排名;
一线品牌进入数量的排名只计算进入的品牌数量,不计算单个品牌的店铺数;
一线品牌进入密度是先将每个品牌在一个城市的店面数除以这个品牌在全国总店面数,然后再将140个品牌数据相加,得到一个城市的品牌密集度值,再按照此数据进行排序。
在这十个单项排名的基础上,我们又计算了每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具体计算方式为(一线品牌进入密度名次+一线品牌进入数量名次+GDP名次+年人均收入名次+211高校数量名次)×0.2+(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名次+机场吞吐量名次+外国领事馆数量名次+国际航线数量名次)×0.8=城市综合商业指数。之后,我们对400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从低到高进行排名,指数越低则排名越高,最后得出了400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排名。
基于这个排名,我们对400个城市进行了全新的分级。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依旧是我国传统一线城市。
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等15个新一线城市。
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
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这些城市理所当然也是各大公司的战略要地。
宁波、昆明、郑州、长春、合肥、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南昌、石家庄、太原、珠海、苏州、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共计36为新二线城市。
按照传统的方式来描述,它们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从现代的城市意义上讲,这些城市往往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商业活跃度相对较强,对大公司、大品牌和优秀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它们也正在或者即将成为未来几年大公司布局的重点。
唐山和三亚,榆林,新乡,舟山,聊城,海口,淄博,漳州,保定,沧州,,潮州,鄂尔多斯,义乌,汕头,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绵阳,肇庆,西宁,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昆山,柳州,九江,绍兴县,运城等73个城市为三线城市。它们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省域内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级市和全国百强县,也包括一些西部地区的省会首府城市,它们的人口规模多数也都在百万以上,拥有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拥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产业,对某些特定行业的大公司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浙江台州、衢州、江苏太仓、河北张家口、广东湛江等76个城市为四线城市。这些城市以中部地区的地级市为主,也包括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往往依托于本地的中小企业或者资源性企业,居民的消费能力处于增长过程中,在大公司和大品牌的战略中,它们往往要
依托于区域重点城市的辐射,但是它们本身对中国本土的中等规模的企业和二线品牌有一定的吸引力。
云南玉溪、安徽铜陵、安徽宿州、山东菏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等200个城市为五线城市。
他们多数都是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经济基础较差,交通不够便利,成规模的企业数量有限,辖区内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各自正在探求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剩下的其他城市都是无线城市,就是没有级别。
这种城市分级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行政级别的划分,比如广东省中山市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只是一个县级市,处于最底端,但是在我们的划分中,中山市则属于二线城市。
而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这种分级方式也摈弃了以GDP论英雄的单一指标分级,而是综合了人均收入、教育资源、大公司和大品牌的选择等多项更具现代商业意义的指标。比如仅就GDP规模而言,河南郑州在山东济南之上,但是在我们的排名中,济南要高于郑州。
大公司投资于某个城市,以及公司人选择把自己的未来投资到某个地方,都是建立在对未来的信心之上,我们认为,这也是衡量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这种未来正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所在。而外国领事馆数量、国际航线开通数量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可以量化的信心。
成都的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就跟这种信心有关。在我们调查的大公司战略重点城市中,成都在“新一线”城市中高居榜首,而在吸引到的《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数量中,成都也以248家位居第一。在公司人的意向工作城市中,成都也跻身前三甲,而且成都70条国际航线数量和10个外国领事馆数量在“新一线”城市中也都高居第一。
如果说城市是资金、人才、货品、信息交流之地,以这些指标来衡量的话,成都也都表现抢眼。根据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成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90亿元,占全国1.6%;实际利用外资85.9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7%;进出口总额为475.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2%。2012年,成都市的流动人口达到46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超过28%;成都拥有50余所高等院校,每年可向人才市场提供16万左右大学毕业生和10万余专业技术工人。2012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17.7亿元,在“新一线”城市中仅次于人口规模更为庞大的重庆和天津。
成都所表现出的这种城市商业魅力,也让它被《财富》杂志选为第12届财富全球论坛的举办地,在此之前,该论坛曾经在三个中国城市举办,它们分别是上海、北京和香港。“去年《财富》杂志将成都评为‘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这表明成都在科技、金融、物流、外包、通信还有其他诸多行业及领域成功确立了令人敬佩的地位。200余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就是一个卓越的成就。正因为这些原因和诸多其他因素,我们选在成都举办第十二届《财富》全球论坛。”《财富》杂志总编辑苏安迪说。
如果跨国公司代表了一种外来的和相对前沿的视角,那么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则更具有切实意义,在这一点上,各“新一线”城市之间的发展状况并不均衡,比如2012年武汉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量的比重为41.2%,南京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9.9%;成都相对较高,超过58%。而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江苏无锡,这一比重已经达到64.2%;在浙江宁波,这一比重更是已经超过80%。 成都东西好吃。。:lol:lol 本帖最后由 haohao 于 2014-9-30 21:39 编辑
成都在《第一财经周刊》评为仅次于北上广深的城市,其实不无道理。想想这两年来,欧美重要领导人,为什么去了北京,紧接着去的就是成都。还有成都在去年年底,,成都正式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后,中国第四个、中西部第一个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的城市。这个新闻联播也播了。
其实关于一个城市地位不需要在网上争论,就看看有哪些实际的事实在发生,高层了作了哪些实际的举动,发达國镓领导人来中国,主要前往了哪些成都,基本就可以判断这座城市以后的发展了。总之我觉得,就目前而言,成都在很多地方真的不比上海差了。当然04年我也去过上海,当时觉得成都和上海差别很大。感觉现在中国发展日新月异,我在上海呆了一年半,回到成都,路过驷马桥那里,感觉完全认不出了。上海很多地方我也跑完了,说实话,基础设施啥的,各个方面成都不比上海差了。仅就生活而言,成都完爆上海。这是我自己的感受。而且我现在天天看新闻联播,自己看新闻联播也有一定技巧,里面有很多信息透露出来,未来十年成都可能发展要比我们现在预想还要快 妹子也imba。。。:lol:lol 我大胡建的省会果然是厦门 {:5_156:} 成都这些年规划的不错,但排名有点儿虚~ IROI 发表于 2014-9-30 22: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成都这些年规划的不错,但排名有点儿虚~
我还是比较相信这个刊物的,而且他们做这个调查花了一年时间,比其他很多分析靠谱的多。 南京一线里高于无锡就算了,苏州居然一线都排不上? IrisTerran 发表于 2014-9-30 2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京一线里高于无锡就算了,苏州居然一线都排不上?
苏州gdp全国第6,重庆第7 成都第8。但注意这个排名是综合排名,包括文化,政治等因素。如果综合加起来,苏州,无锡能和南京比吗? 呵呵,徐州在二线,准吗? 缺失有点虚,成都赶一线城市还是差很多的。 haohao 发表于 2014-9-30 2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还是比较相信这个刊物的,而且他们做这个调查花了一年时间,比其他很多分析靠谱的多。
成都能高过苏州和厦门,而且苏州被扔到新二线去了,这有点不靠谱啊。 [:103] lihuizmm 发表于 2014-9-30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缺失有点虚,成都赶一线城市还是差很多的。
不知道你在成都长期生活过没,我在成都,上海都有过长期的生活。在上海接触的人也算是上层的,精英阶层的,除了各大高校教授的交流,就是上海本地的土豪(真土豪,四川北路买了140多平的房子,窗外直接看黄浦江,在差不多上海中环的地方有别墅那种),这些土豪也经常跑成都的,他们也觉得差别不是那么的大。说实话,我的感觉真的,差别不是那么大,很多差别是虚构出来的。说学术吧(人文学科),上海传媒发达,复旦这里教授做的东西,很会利用媒体炒作,《东方早报》,现在澎湃新闻啥的。川大教授做的东西,和学术前瞻性不比复旦差,所谓的学术视野。我认为成都也不比上海差。这是囿于我接触的层面来讲的,我觉得我说话有一定的可靠性。毕竟在上海天天和七浦路卖丝袜的混在一起 lihuizmm 发表于 2014-9-30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缺失有点虚,成都赶一线城市还是差很多的。
不知道你在成都长期生活过没,我在成都,上海都有过长期的生活。在上海接触的人也算是上层的,精英阶层的,除了各大高校教授的交流,就是上海本地的土豪(真土豪,四川北路买了140多平的房子,窗外直接看黄浦江,在差不多上海中环的地方有别墅那种),这些土豪也经常跑成都的,他们也觉得差别不是那么的大。说实话,我的感觉真的,差别不是那么大,很多差别是虚构出来的。说学术吧(人文学科),上海传媒发达,复旦这里教授做的东西,很会利用媒体炒作,《东方早报》,现在澎湃新闻啥的。川大教授做的东西,和学术前瞻性不比复旦差,所谓的学术视野。我认为成都也不比上海差。这是囿于我接触的层面来讲的,我觉得我说话有一定的可靠性。毕竟在上海天天和七浦路卖丝袜的混在一起 我觉得你如此推崇这篇文章的因素之一是你是成都人,或许对成都有很深的感情,而这篇文章褒奖了成都。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有那么1,2个变量的选取没有太强的说服力。 我还是喜欢李拆城来之前的的老成都。可能是老了 开玩笑,居然一线城市没有苏州??? haohao 发表于 2014-9-30 2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道你在成都长期生活过没,我在成都,上海都有过长期的生活。在上海接触的人也算是上层的,精英阶层的 ...
公司在成都有办事处,大量员工长期在那里出差,我也常去那里,不可否认你说的成都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不要光同比,还要环比,就我跑过的全国大部分城市,苏州的规划不比成都差,也许成都潜力很大,但是到了一个高度后,还能不能再加速,这个是有疑问的,就像暴兵到了120人口后,某个环节没做好,卡了一下,不一定能比对方更快的上200人口。 maomi198088 发表于 2014-9-30 23: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公司在成都有办事处,大量员工长期在那里出差,我也常去那里,不可否认你说的成都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不要 ...
苏州,我也去过很多次。有苏州。他说15个等。好像没有全列出来? 去年襄樊早就不叫襄樊了。 haohao 发表于 2014-9-30 23: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苏州,我也去过很多次。有苏州。他说15个等。好像没有全列出来?
这上面把苏州列为二线,不知道他这个综合评比是怎么想的,然后二线里面还有镇江?麻痹我镇江人,我觉得镇江在江苏弱爆了,无论gdp江苏排名在6、7名以外,还是文化、基础、行政等等各方面,都不如扬州常州南通,更不能喝苏州比了,看到和苏州同为二线,忽然很有自豪感。。。希望这种错误只是个例 maomi198088 发表于 2014-9-30 2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上面把苏州列为二线,不知道他这个综合评比是怎么想的,然后二线里面还有镇江?麻痹我镇江人,我觉得镇 ...
我不知道转载的这个版本是否有问题,我记得是有苏州的。苏州的经济比成都厉害的。你可以再去找找,好像它还做了一个很全面细致的数据分析。我记得是有。可以去看看。这个刊物,你应该听过的。算是国内很靠谱的刊物了。 本帖最后由 国妓米兰 于 2014-9-30 23:57 编辑
:L :L
管我屁事 maomi198088 发表于 2014-9-30 2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上面把苏州列为二线,不知道他这个综合评比是怎么想的,然后二线里面还有镇江?麻痹我镇江人,我觉得镇 ...
确实是,我觉得成都,苏州的确从城市建设等各方面是一个平台的。镇江,我也去过,立马能感受到下降了一个梯度 其实我觉得排名没啥意思~~~~~~~~~~~~ 国妓米兰 发表于 2014-9-30 23: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海140平米的房子就叫土豪了
500平米的房子开法拉利的叫什么。。。
黄浦江畔,他其中的一个房子,大概现在1000多万吧。他在中环还有,沪闵路那里还有别墅。挺有钱的。没事儿给普陀寺方丈捐一屋子红木 seiya 发表于 2014-9-30 2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还是喜欢李拆城来之前的的老成都。可能是老了
我也喜欢啊,我喜欢梧桐树的成都,其实我很不喜欢现在老城区很多街道的改造。完全可以保留老城区的原汁原味,在一环路以外修高楼大厦 靠谱个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