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SuMMeR 发表于 2014-5-19 13:12

感慨之,就不要说织田信长了,那也是一只猴子和一个动物园管理者的历史。。。

有人玩过<曹操传>吗?光荣出品。。。

其实之前有个叫<毛利元就>的光荣出品。。

名字改了。而已



对比一下两个人。

毛利元就(1497年4月25日-1571年6月14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地方的大名,毛利弘元的次子,幼名松寿丸。将安艺毛利氏从一个地方小势力发展成统治日本地区十国的超级大的势力。原姓大江,家系为大江广元四男,他以离间计而闻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随便一打眼。这TM是个档次的?一个村长对付一个省长?

不发展经济很悲催啊啊。。。。欢迎汇款。。。你是第一股。抽你20%然后发展2个日本人,再抽他们20%,你再让你抽的日本人再发展下线再抽20%。。。

kaka_81 发表于 2014-5-19 13:22

从面积和人口来说。的确是村长和省长的差距
生产性就不一了

看看今天中日差距。能用人口和面积解释吗

H.o.T.SuMMeR 发表于 2014-5-19 13:28

小国调整快,他们的优势

H.o.T.SuMMeR 发表于 2014-5-19 19:04

??????????

djljra 发表于 2014-5-19 20:45

:):):)

warbear 发表于 2014-5-20 11:23

本帖最后由 warbear 于 2014-5-20 11:27 编辑

毛利元就,在一个150人的黑帮社团里,带领其中20个小弟,在乱世中一路算计敌人坑害盟友,临终时发展到3万小弟的扛把子,控制地区年粮产量120万石。当得起“智者”这个称呼。
曹操从千把人起家,临终控制了半个中国,我猜约莫30、40万小弟吧。
曹操比毛利元就强这没得说的,但不宜把毛利元就说成村长,否则曹操不就成了县老爷的级别了?三国时一个郡往往只有万来户百姓,一个县就千来户人,倒反而像村。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战国时代相当于我们明朝中晚期,人口、粮产量都比我们三国时期多。只是我们三国打大战役时两方都全民动员,军队比例高,所以那一刹那显得军队多而已。日本战国时期斗争不断,反而习惯了武士打战,农民耕地的生活,武士的装备讲究,早期用长枪、打刀,后来部队里一般都会配备15%的骑兵和15%的火枪兵,都是贵货难养,所以军队比例反而不高。
日本战国的制度有点类似我们春秋,他们军队里的武士,也就是职业军人比例很高,像上杉谦信不到2万军队,包含了5千武士。德川家康引以为傲的三河武士战斗力极强,可别忘了他从5万石领主1500小弟起家时,在他老家周围住着近2千德川一族的武士。日本战国时期最强战力是九州的岛津家,部队里武士比例一般在30%到50%  。

菊菊思密达 发表于 2014-5-20 11:26

春秋时候我朝打战人也挺多啊

warbear 发表于 2014-5-20 11:34

本帖最后由 warbear 于 2014-5-20 11:36 编辑

读史,春秋战国的战争动则数十万,往后的年代越发少,到明清时才十万八万的上了。这一方面是军人职业化,另一方面是装备,这里面的投入很高。培养一个明朝火铳骑兵和三国的民兵能比吗?咱们大明朝李如松和日本丰臣秀吉的兵兵在朝鲜掐架七年,也不见优势。可见日本战国时期的军队战斗力与明朝军队相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慨之,就不要说织田信长了,那也是一只猴子和一个动物园管理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