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尖2看8da
舌尖2的推出可以说褒贬不一,但从8da的几个帖子,基本可以看出8da算是大众网络论坛的一个缩影。其最核心的观点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是否应该夹杂太多的人文因素。
对舌尖2的评价一般是
1.占大多数的是称赞,大概理念是如果仅仅做一部美食纪录片,告诉你哪些地方有啥吃的,那些个吃的怎么做的,这是一般省级电视台网络视频网站就能做到的,饮食更应该是一个地方文化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大家很多长期住在异地的童鞋更能有这个感悟,吃到家乡菜的味道,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胃的奖励,更是一种乡愁的味道。不管将来你在哪里,这种味道是植根于自己基因骨髓里的,想在吃这个字上面的升华,不可避免的会扯到家乡,父母,并附带上对祖国山水的歌颂,从而变成了部分门户网站批评的舌尖2成爱国主义教育纪录片。只能说是神经病,一边骂,一边广告,本周五晚11点全网首发舌尖2.当然这部分人也有批评,主要集中在对BBC的抄袭上,确实是如果仅仅为了影视效果的震撼而无视本身实际情况,这种致敬就是吃果果的抄袭。从8da来看,看过的,这部分是占大多数的。
2.不喜欢,主要原因是觉得掺杂人文太多,导致很多食物讲的不清不楚,刚切入就换掉了,格调做的太大,短短的时间无法驾驭那么多内容,导演心太高,明显失调了。这相对来说还算客观理性的批评.
3.这部分是2的进化版,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在批评上更进一步,将其批评为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片,由于带有强烈的感情,导致这部纪录片变味,代表作是地主大米的那篇转帖。不说对错,这部分人大概有着伟大的使命感,时刻提防着TG对愚民的洗脑,把爱国主义当作是糟粕和过时的玩意,也是令人遗憾
4.这部分人是最值得批评的,8da也有几个,类似的回答是,这种纪录片粗制滥造,抄袭低俗,也有人看,反正我是没看过,这种人虽然8da是极少众,但是扩大到网络还是很多的,主要还是通过在网络上表达不同的观点来博得更多关注,为反对而反对,实际上是人在面对社会身份转型时常会遇见的,估计8da很多人都遇到过,总觉得我要表达点与众不同的观点才能符合我的个性一样。可能8da整体平均年龄偏大,这部分人很少。
5.如啪神这样的,不是吃货所以没看,或是有人故意养着几集一起看的,或是各种原因没看的,不表达喜恶,只说没看过。
从整体的网络来看,8da第一部分人居多,2比3略多,4有几个,5也有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理性的。
为什么8da会这样呢,我就不说那四个字了,懂的都懂。 码这么多字,认真看的几个 贾队长 发表于 2014-5-2 19: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码这么多字,认真看的几个
很多事情付出并不代表一定要有回报,这只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他们不看是他们的事,我在码字中的收获是自己的
I come, I see, I conquer
屌丝征服不了,来过看到也就足矣 春又绿 叶又黄 傻胖依然念女皇
举目望 泪两行 精迹斑斑爬满墙 对4的评价,让我感觉楼主和第三类人也有类似之处,当然方向是不同的。 鲁迅再世可能也会说,我很幸福 原创内容 水晶 +10 [:48]从来没看电视的习惯啊 且生 发表于 2014-5-2 21: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8da会这样呢,我就不说那四个字了,懂的都懂。
不是雄大威武还能是啥!LZ死熊黑!
你的签名图片是来自奥特曼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