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在美国的遭遇
孔融让梨思想到美国变成假心假意的典型http://edu.sina.com.cn/zl/oversea/blog/2013-09-24/1514224/2771745342/a5357a3e0101nq1k.shtml
2013年09月24日15:14 教育专栏 作者:心路独舞 我有话说(486人参与)
孔融让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孔融是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礼节,巧言擅答。据传某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让孔融分给兄弟们吃,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哥哥弟弟们,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的应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很赞许地接着问:“那弟弟比你小为什么梨也比你的大呢?”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
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怎样懂得礼仪谦让的典范。可到了去年这个老故事在一位中国小学生那里却遭遇了一场“孔融让梨我不让”的风波,从那时起我一直想知道美国孩子对这个故事会怎样反应,最近终于在丫丫中文学校的学中文班里有机会得以见识,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8-12岁,学中文时间不等,以下是老师讲完孔融让梨故事后的讨论记录。
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老师:作为礼物。
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为什么还明显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老师:……
学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了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老师:……
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那不行吗?
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的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学生: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学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catch22,美国俚语),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听到这里我走出了孩子们的课堂,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主观武断、践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你说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东方的文明西方不理解很正常 孔融后期的另一大理论估计会比较对西方人胃口 没矿没气没兵 发表于 2014-2-21 15: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孔融后期的另一大理论估计会比较对西方人胃口
噢,请说说。 ilovewy 发表于 2014-2-21 1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噢,请说说。
父母于子女无恩论 所以说2个國镓文化相当不一样,而且从很小教育就很不同了。
这故事我小时候也腹诽过。
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这一听就是那种家里三个大冰箱塞满了各种食物的美国小孩说的话。他完全不曾梦想过这样一幅场景:一个梨放在桌上,家徒四壁的一家人围着,大人不会去吃虽然并非他不需要吃,小孩子们沉默着,也不好说我想吃。
虽然孔融家不穷,不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那么久,是因为两千年中有无数中國镓庭是我上面讲的那样 其实吧.这个故事更多的侧重情分.但确实是不合逻辑的典型.我当时学到这段的时候我也有不舒服的感觉.其实在学习古人故事的时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美国小孩要是都这逼样美国早鸡巴完蛋了
{:4_133:} 没矿没气没兵 发表于 2014-2-21 15: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父母于子女无恩论
......真是的!你不说我还不了解! 没矿没气没兵 发表于 2014-2-21 15: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父母于子女无恩论
......真是的!你不说我还不了解! 没矿没气没兵 发表于 2014-2-21 15: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父母于子女无恩论
然后被曹孟德砍了头 父母无恩是是西方最早提出的。 据说这货最后死于曹操之手,原因是不孝。。。。。。 说实话,这就是说中国的现实了,现在过年家里买一堆梨子,家长不主动削号推销,放到烂都没有小孩子去拿,有现成的糖吃呢 这故事是那个中国愤青编的
小孩子那会想这么多 您是说叫嚣杀光中国人的美帝小孩能想这么多哲理? 父母于子女无恩论[:114] 这些话怎么可能是8-12岁的孩子说出来的啊,明显瞎扯 编,继续编 呵呵,人本善,何需多言 这些在课堂上刁难老师的的学生,我们一般称之为"熊孩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