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mocles 发表于 2014-1-13 16:26

尘缘

在新时代,这种宿命的思想终于渐渐开始淡薄。思想禁锢了这么多年,看了那么多充斥着“高大全”的样板文化,再木讷的人,对这缺乏真实的脸谱都应该厌烦了吧。而网络文学更是给人们的意识开放了自由的宣泄之门,于是在思想的缰绳稍稍放松后,便有了烟雨江南的叛逆作品。其实这些作品并不叛逆,更不另类,而是描述了一个正常且真实的人生和世界,只是这种自由的宝贵精神刚刚从千年的桎梏与奴性说教中挣脱出来,这种真实的世界才刚刚展布于人们眼前,所以才在一片奴性作品中显得格格不入罢了。
在烟雨江南的作品中,看不到“高大全”的人物,更看不到道德的卫道士,这实在是令人愉快的一件事。一向以来,中国的小说都承载了太多本不该有的东西,肩负着教书育人、统一思想、忠君报国、奴性培养等太多的额外目的。于是这些戴着枷锁的小说,走路时总是那么僵硬死板。其实小说就是用来娱乐的,虽然好的小说要有思想性,但那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富含变化的思想,而并非政治试题中的标准答案。毕竟,读者们不是来受道德教育的,也不是来上党课,受爱国主义情操培训的。
在《尘缘》中,即使是正面形象,不,不能这样说,其实在烟雨江南的作品里,没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之说,这是他另一个令笔者欣赏的亮点。在他的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都有自己的私心,都会善待某些人,却又同时也苛待伤害另一些人。人人都有自己的抱负,都要让自己活得精彩,都想按自己的意志改变世界。当这些利益、抱负起了冲突时,便爆发了冲突和战斗。但烟雨江南不会人为地为这些冲突赋予正义和邪恶的定位,更不会像《三国演义》等思想陈腐保守的作品般,站在自己认同的一方摇旗呐喊,并借机宣扬自己的是非观,把一部分人捧上天,塑造得高大全;再把另一拨人踩到脚下,说得一无是处。最后还在其脸上吐上一口道德的痰,然后把这场战役的结局,牵强地解释为“正义必胜”。其实真正的逻辑应该是:“胜利的,就是正义的。”是谓丛林法则,成王败寇。

“纪若尘也不待她回答,向屋中众人望了一眼,道:“人间众生,无论是修者还是凡人,在真仙眼中,便如鬼物在我眼中,皆如蝼蚁!于吟风而言,命天下群修围攻道德宗,以及后来发生的许多事,不过是命一群蝼蚁去攻打另一群蝼蚁而已,何必放在心上?我等一群蝼蚁,又何需他亲自动手,若是因此误了飞升,那便什么都抵不过了。他如是想,如是做,并没有错。只可惜,匹夫一怒,尚且血溅十步!我等蝼蚁,就偏看他这高高在上的真仙不顺眼,要不自量力,去触一触他的仙怒!
烟雨江南的主旨,借纪若尘的这番话表达得淋漓尽致。上位者有自己的想法,即使不是为了谋算私利,也是自以为秉承天道。但这天道是否真正正确,自己是否太过粗暴武断,打着大义的旗号株连了无辜,强奸了弱者的愿望,他们是绝不会思考地。他们眼中如蝼蚁般的那些小人物,以及他们心中所珍视的愿望和执念,从来都无人关注。这与人间的帝王将相不会在意百姓和士兵的疾苦命运,又是何其地相似。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王侯霸业面前,那些明君良将,又怎会在意普通士卒的卑微生命,和他们那些父母妻儿的心酸苦痛。
吟风、天帝、禹狁、天君……这些人身为强者,就可以漠视他人,丝毫不顾他们的悲欢离合,不考虑他们本人的想法和意愿么?在这部小说的尾声里,作者对这种强权思维进行了一次辛辣的讽刺。吟风曾经漠视人间众人的幸福,为自己的一点心愿而横行霸道,欺压弱者。可当后来他自己也开始成为下位者,且不愿再按上位者的安排循规蹈矩,而希望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时,他也遭到了更上位者的无情镇丄压。纪若尘在与吟风抢女人时是弱者,但他不服输,不认命,倔强地想要逆天改命,却终究无力回天,是一个受强权压迫的悲剧英雄形象。可当他实力增强后,在面对那些比他弱的人和妖时,也同样罔顾他们的幸福和意愿,充当了一个压迫别人的强权形象。那些被他利用,强行抽取生命力的数万士兵,是何其的无辜?
烟雨江南书中的各个人物,都是中性的,他们才是真实的人。虽然书里的世界看似玄幻神奇,但从人性的角度上看,却着实比之前无数的社会纪实还要真切,还要坦诚,还要精彩。

Damocles 发表于 2014-1-13 16:29

这个解读倒是不错,我一直觉得尘缘或许格局上不如亵渎,但是整个的意境在仙侠体系内是独一无二的。很难想象一个写了几年西方玄幻的写手,第二部作品写东方仙侠能写出如此意境,作为追过月更尘缘的默默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