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出现使得人类访问数据的速度减低90%以上
本帖最后由 woodangel 于 2013-12-22 21:10 编辑最快的访问数据的方法就是自己设计链表吧数据存储在链表里面,然后用C语言的指针去访问。数据库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方便初学者,共享,和安全性考虑,是以降低数据访问速度为代价的。因为访问数据库首先要SQL语言,中间身份验证,还有一个解析语言过程,然后调出数据库引擎,然后翻译语言,吧数据调入内存,最后才访问数据。中间多了N个步骤。访问数据的速度是链表的1/100。 前面铺垫了那么多,被最后一句“访问数据的速度是链表的1/100”一铲子拍进去了。 还是做你的ivan大师吧 今天没有屁股贴吗大师? 前面铺垫了那么多,被最后一句“访问数据的速度是链表的1/100”一铲子拍进去了。 。。。。。。。。。。。。。。
终于知道楼主以前发的那些高大上的帖子大概是个啥水平了。。 访问数据的速度是链表的1/100 访问数据的速度是链表的1/100 楼主 你直接101010机器码 不是更快 访问数据的速度是链表的1/100。 访问数据的速度是链表的1/100
作为大师考虑这么具体的问题有点跌份阿还是多考虑考虑如何用广义参考系拯救地球吧! 楼主一个做外贸的就不要装数据库的B了 GG69 发表于 2013-12-23 14: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一个做外贸的就不要装数据库的B了
楼主是谁?怎么是做外贸的? 楼主你要明白一点,效率这个词的含义不仅仅只代表机器处理速度,它的广义含义是人类创造价值的速度和质量。
就像上面总书记说的,你直接010101那速度最快了......
首先我们说到一门技术的时候,你最先要明白这门技术出现的背景,它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最初没有文件系统的时候,所有的程序员如果要把内存中的数据存到永久介质(硬盘磁盘)上是非常费劲的,要调用大量的硬件驱动接口,于是后来有了文件系统dos。
这个时候开始程序员只需要调用FILE-IO接口就可以读写文件了,但是如果要存储数据元,还是挺复杂的,应为你要有定义自己的数据元在文件中的存储格式,存和读都要按照自己的格式来才能读到,比如(name,id,age)这样的数据组,而且每个程序员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劳动和不通用。
于是,就有数据库公司专门来做这个产品,程序员就从这个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了 原创内容 水晶 +2 你和你同事能同时向服务器里面的一个WORD文件里面写资料吗? wuxiaoyu12 发表于 2013-12-23 1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你要明白一点,效率这个词的含义不仅仅只代表机器处理速度,它的广义含义是人类创造价值的速度和质量。 ...
额,你居然给大师开智,是不是不相信大师的广义参考系啊???
那个什么股票还没解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