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首和谐的歌
崔健的《一块红布》 不知所以的只不过以为写的是一个姑娘整出来的事。据说这歌唱了后崔健遭到封杀。八十年代还没现在这么严,果然是人才辈出啊,
这歌放现在不可能通过审查
歌词: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
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
你问我还要去何方
我说要上你的路
看不见你也看不见路
我的手也被你攥住
你问我在想什么
我说我要你做主
我感觉你不是铁
却像铁一样的强和烈
我感觉你身上有血
因为你的手是热呼呼
我感觉这不是荒野
却看见这儿的土地已经干裂
我感觉我要喝点水
可你的嘴将我的嘴堵住
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哭
因为我的身体现在已经干枯
我要永远这样陪伴着你
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
嘟…… 这歌到处能找到
和谐的是“最后一枪”吧
网上找的基本的纯音乐版 “有一只熊掉到一个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时间正好2秒。求熊是什么颜色的?” 5个备选答案分别是“白色”、“棕色”、“黑色”、“黑棕色”、“灰色”。 我知道,听完之后已经亮瞎你的狗眼 :“这是什么意思啊?”“掉进陷阱里,跟颜色有关吗?”我淡然一笑,你且听好!首先,根据题目算出g=9.8085,陷阱所在地的纬度大概是44度左右。根据熊的地理分布,南半球没有熊, 可以得知应该是北纬44度; 其次,既然为熊设计地面陷阱, 一定是陆栖熊,而且大部分陆栖熊视力不好,难以分辨陷阱,所以容易掉入陷阱; 至此,可选答案有:棕熊和美洲黑熊/亚洲黑熊,鉴于题目只有棕熊和黑熊,那么只剩下这两个答案。 既然陷阱深19.617米,土质一定为冲击母质,这样才易于挖掘。 棕熊虽然有地理分布,但多为高海拔地区,而且凶悍,捕杀的危险系数大,价值没有黑熊高,而且一般的熊掌、熊胆均取自黑熊。 又因为黑熊的地理分布与棕熊基本不重合,可以判定:该题的正确答案为掉进陷阱里的熊是黑色。 有一只熊掉到一个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时间正好2秒。求熊是什么颜色的?” 5个备选答案分别是“白色”、“棕色”、“黑色”、“黑棕色”、“灰色”。 我知道,听完之后已经亮瞎你的狗眼 :“这是什么意思啊?”“掉进陷阱里,跟颜色有关吗?”我淡然一笑,你且听好!首先,根据题目算出g=9.8085,陷阱所在地的纬度大概是44度左右。根据熊的地理分布,南半球没有熊, 可以得知应该是北纬44度; 其次,既然为熊设计地面陷阱, 一定是陆栖熊,而且大部分陆栖熊视力不好,难以分辨陷阱,所以容易掉入陷阱; 至此,可选答案有:棕熊和美洲黑熊/亚洲黑熊,鉴于题目只有棕熊和黑熊,那么只剩下这两个答案。 既然陷阱深19.617米,土质一定为冲击母质,这样才易于挖掘。 棕熊虽然有地理分布,但多为高海拔地区,而且凶悍,捕杀的危险系数大,价值没有黑熊高,而且一般的熊掌、熊胆均取自黑熊。 又因为黑熊的地理分布与棕熊基本不重合,可以判定:该题的正确答案为掉进陷阱里的熊是黑色。 《最后一枪》原是崔健从1979年中越战争得来的灵感,最早的版本收录在1987年的《无名高地──中国红歌星金曲选第一集》合辑。原歌词是:
一颗流弹打中我胸膛
刹那间往事涌在我心上
只有泪水 没有悲伤
如果这是最后的一枪
我愿接受这莫大的荣光
哦哦,最后一枪
哦哦,最后一枪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话还没讲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欢乐没享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人和我一样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个最后一枪
安睡在这温暖的土地上
朝露夕阳花木自芬芳
哦哦,只有一句话,留在世界上
一颗流弹打中我胸膛
刹那间往事涌在我心上
哦哦,最后一枪
哦哦,最后一枪
1990年,崔健重录此曲,后有两版行世:歌词较全的版本,收录在电影「火烧岛」原声带(1991),另一个仅保留副歌四句歌词的版本,收录在同年发行的《解决》专辑。相关版本的考证,可参考montell在五四三音乐站的文章。
1989年5+1,5-1之后,这首歌倏然有了全新的意义。据说,当时是在1990年亚运会义演上面.我记得看过的录象是在成都站.当时崔健唱完《最后一枪》后说:"大家知道刚才那是什么歌吗?”台下回应:最后一枪!崔健说:“是的,那么我们希望希望去年听到的枪声,是最后一枪”!语毕,台下万众欢腾,尤其看见成都大学的旗帜使劲地在那摇........只是,过后本来计划在十个城市的巡演马上中途被腰斩,从此崔健开始了长达几年的被封杀,这首歌万劫不复,再也不能公开演唱,遑论播出,直到2008年5月21日的川震赈灾义演,老崔才重新把这首歌带回舞台,没有唱词,只有音乐。
关于这首歌,崔健的一句话可以作为很好的注解:音乐,不能有政治目的,但是也不能回避政治责任。
以上纯属键盘失灵所致,与本人无关,谢绝跨省追捕和拆错房子。 好像近年崔健的演唱会有唱过 最后一枪哪里被和谐了?我还在手机上听多米音乐里面都有 中国最强音刘明辉,好声音PK都唱过一块红布,哪有那么严重。只唱不要解读就行了 {:5_15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