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问题8DA分析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你说的这些最多算三大方面里的一个方面
我说的就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宣传那些也很重要
但我觉得没有战场上的胜利,这些都起不到那么大的作用。
老蒋要不是天天打败仗,金融会那么快就崩溃么
TG土改,如果天天打败仗,农民分到的地还得还回去,还要得罪乡邻,土改怎么进行的下去。 国军派系众多 指挥效率方面差共军很多吧
另外就算装备上差距没想象的那么大 但是装备不是拿来就能用啊
两方其他方面的差距更是碾压性的吧
共军能赢还是挺值得骄傲的事情。 楼上所有人都自行报警 晶の老友 发表于 2013-10-8 1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金融崩溃有很多原因。打仗估计只占25%以下
包括某D还帮着印钱,还出个人替蒋出馊主意印钱等等等。。。 ...
这些我都知道
印钱国民党抗战结束前自己就在印,为了搞乱日本人的金融,
TG后来也就学样帮国民党印。
出馊主意搞金圆券改革的那个我党卧底是冀朝鼎。
但战场上的胜负还是最决定性的。 楼上所有人,警方让我通知你们去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包括西湖边的胸大。 其实很简单,国民党看上去很强大,内部却一盘散沙,蒋除了自己的亲信部队外,那些桂系四川系,西北,各地军阀基本上指挥不动。
但中共却在毛的独裁下形成了合力,
毛和蒋的差距就在领袖指挥全党,党指挥全军。 这年头还有人提四大家族,还没被开智么
其实共党比国党更成功的是吸引了社会的中层势力,中国历史上至少秦汉以后,得到这部分势力支持的才能得天下,民心所向,听评书呢
当然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军事胜利,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老蒋自己的军事能力烂到家还喜欢谋划战略,他不输谁输
NeVeRGoNe 发表于 2013-10-8 18: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武器问题,东北的机器设备都拆了运走,武器留下了。日本的武器和苏制武器不配套没法装备军队,运回去也只 ...
2,抗战后的国军比抗战前的国军,总体来说战斗力下降很多,因为精锐损失过大,老兵死的太多,下级军官死的太多。抗战后期招的兵很多都是些娃娃,拉壮丁来的,战斗力可想而知。相比之下共军抗战时期因游击战的特点,损伤很小,而且共军从上到下都有信仰,即使是抗战前,战斗力也强过国军,此消彼长,虽然国军兵力占优,双方的实力却已拉近很多。
=========================
关于这个第二点我想探讨一下,我觉得打仗打胜的一方应该越打兵越多,地盘越大,战斗力持续上升而不是下降,就像苏联虽然惨胜但是兵力从战前几百万直升到战后的一千二百多万,而且后期也上了很多新兵员。美国也由战前的一点点上升到800多万,当然它本土没有受到战争影响。就像打星际,胜方几乎全矿,就算是平局也应该是半矿,能从开局的4人口上升到200人口的规模
所以这说明国军不善于以战养战,这是国军的大弱点。而不是因为国军比战前的实力变弱了。本来战前100人口vs共军20人口,战后变成了200人口vs100人口,反而优势变小了
再补充一点,国军的意识形态口号太弱,打日本时以保家卫国为口号,能激发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但打共党时翻来覆去就是说剿匪,占不到别的理,年轻人愿意捐躯抗日却不愿参军打内战。共党则牢牢把握了左翼文艺界,牵住了全国青年的心(土改则牵住了全国农民的心),使得年轻人参军不是为了打内战,不是为了改朝换代,而是为了改天换地得到一个新中国 。 另外国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太弱了,党部不能覆盖村庄、社区,只是一个地区派几个党员去装装门面而已,不像共党只要经过的地方就像覆盖了菌毯 你们都不读书吗,国军输在轻敌,老将对形势判断不足,东北被共军抢先接手,有老毛子做后盾,拿下东北,顺势而下只是时间问题。苏美签订不干涉中国內战的协议,结果你懂的 NeVeRGoNe 发表于 2013-10-8 19:53
这些我都知道
印钱国民党抗战结束前自己就在印,为了搞乱日本人的金融,
TG后来也就学样帮国民党印。 ...
你也别这么说啊。当时国舅爷手握那么多黄金美元。又刚战胜皇师,无论怎么想也是稳赢的局面啊。谁知道会这样啊。 老蒋当然知道,晚年不是写了《苏俄在中国》么?
虽然这本书角度太狭,写的不透彻,但是书名已经很明确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