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问题(酒后独立思考感想醉话贴)
本帖最后由 hasuprobe 于 2013-9-10 23:01 编辑引言:
教育的宗旨是神毛?
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财富,另外提高大众素质,减少社会负效应。
抑或是:文化专制,钳制思想,灌输特定的思维模式方法,使之笃信某种“道德观念”。从而影响其行为、判断有利于特定目标,削弱阶级矛盾和反抗能力。
教育的两大框架假设
如果教育的大框架是这两个:
①商业化进而货币化;
如果引进社会资金扩大教育规模,产生经济效益,缓解财政投入教育的压力,当然是好办法。
但是别忘了不要说是不发达的市场,即便是发达市场,也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
市场化意味着,逐利是根本的驱动力,一方面是减少成本,一方面提高收入。
不是什么都能搞成企业的,有些是公共福利事业,公共资源事业,只能政 府垄断,纳税人砸钱。
(儒家思维是鄙视利益的,是鄙视图利的。这也是符合古代重农抑商的国策,自然经济模式的。
而现代市场的道德观念下,逐利就是商人的基本道德,逐利是促进市场竞争的,逐利就是商人的责任与担当。这本身是没错的。只是逐利要在合法的框架下进行。
话说回来,商人逐利是天经地义的。)
教育可不可以逐利呢?
教育如果逐利,最有可能会剥夺穷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大比例地分配给富人子弟。这是文化剥削。
从而让富人在社会中,不但掌握钱袋子、枪杆子、还掌握了笔杆子、话筒子……
这样的结果,穷人只能越来越无知,越来越愚昧。最后的结果就是一无所有,拼钱拼不过,拼武拼不过,拼智拼文一样也一败涂地。
阶层丧失了流动的活力,穷人的路越来越窄。这对社会稳定也是不利的。
网易还是搜狐之前有过统计数据,大致是说好的学校,大多数是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在读,而下面的专科、中专、职校主要是那些经济条件不好家庭学生在读。
几年之后,到了社会上就业,穷人还有多少能翻身呢?
婚配呢?一般还是门当户对吧。初中生水平找初中生水平,下一代可能只能小学生。
医疗产业化是同样道理,极端结果就是:有钱的买命,没钱的等死。
②如果教育管理结构行政化进而官僚化
校长是搞教育的,还是做官的?经商的?
大中小学校,就会更像企业。校长更有点像经营者、像老板。而学生成了消费者,成了学校的“金猪”。
当年清国搞洋务运动,办国企,结果像衙门一样,厂长顶戴花翎几品大元。厂长是官僚,厂子能搞明白么。
官员当企业头是不灵的,那么当校长呢?可想而知。
货币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好东西。可有些东西难以用货币衡量。
教育如果货币化,学校成了企业,知识就难免用货币衡量;
医疗如果货币化,医院成了企业,生命就难免用货币衡量;
行政如果货币化,政 府成了企业,官位就难免用货币衡量,卖官鬻爵,将会怎样?
最后,希望我们的各项事业都走好符合初衷的改革之路。
备注:一切都是假设。请各位网友若产生不良反应或不良言论自行负责。
1楼占楼 2楼占楼 3楼占楼 估计只有霍格华兹魔法学校符合这种理念了。 假如LZ现在是个小学生,希望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原创内容 酒话和梦话有区别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