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的凄苦晚年
陈独秀出狱后,生活无着落,想投奔延安,但当年崇拜他的图书管理员却让他写认罪书,断了他的路,没有门路的陈只好靠救济度日,几年后病死,闻知死讯后,图书管理员无动于衷,只有当年逮扑他的光头派人送来安葬费,才尘埃落定。1933年以判处13年有期徒刑,1933年4月,公开开庭审判,章士钊在法庭慷慨陈词,赢得旁听一片赞誉。结果,陈被“以文字为叛国之宣传”判处有期徒刑13年。囚禁于南京老虎桥第一监狱。此后,其自辩和章的辩护词在天津《益世报》全文登载,其他报纸也纷纷报道,一时轰动全国,曾出版过《独秀文存》的亚东书局公开出版了陈案的资料汇编,还被上海沪东大学、东吴大学选为法学系的教材。判刑后囚禁于南京。在南京狱中,陈利用国民党的优待条件,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潜心研究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孔子、道家学说等,完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论著。[来源请求]
1936年3月,在《火花》发表了《无产阶级与民主主义》,指出“最浅薄的见解,莫如把民主主义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称“民主主义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斯大林不懂得这一点,抛弃了民主主义,代之于官僚主义,乃至于把党,把各阶级苏维埃,把职工会,把整个无产阶级政权,糟蹋的简直比考茨基所预言的还要丑陋。”[来源请求]
晚年[编辑]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提前获释。他曾向中国珙产黨表示支持,珙产黨也曾发表文章《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曾提出只要陈可以承认当年的错误就可以恢复党籍。但陈拒绝认错后,王明、康生等人在一些珙产黨的刊物上说陈独秀接受日本津贴,做“日特汉奸”,陈写信驳斥,虽然倳件没有进一步发展下去,但两者关系已经恶化。王明失势后,周恩来曾多次托人劝说陈独秀去延安,均被拒绝。陈独秀为此对好友说,党内的熟人都已经离去或逝去,现在对珙产黨已不熟悉。
此后他拒绝出任劳动部长,拒绝蒋介石出资让他组织“新共党”,拒绝胡适的邀请去美国,拒绝谭平山要他出面组织第三党的建议。
先后住在武汉、重庆。在重庆住院时,周恩来、朱蕴山都去医院看望过他,周恩来更资助他100银元,都被他拒绝。实际上当时他仅靠微薄稿费收入支撑,最后更被赶出医院。陈最后长期隐居在四川江津,以教书为生,保持低调,而且转向了自由主义[来源请求]。此后对文学和民主发展,继续当年在狱中的研究,特别对斯大林时代的反思,也被后人认为难出其右者。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因病于四川江津鹤山坪石墙院逝世,享年63岁。 判13年,结果只坐了4年牢,结果一出来就又想投入公娼的怀抱。 签名碉堡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