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有些人会戾气这么重?”
前晚8点50分左右,大兴区庑殿路西侧一公交站旁,两名驾车男子与一手推载有两岁女童的童车的女子发生争执,一男子动手殴打该女子,随后,男子又将女童从推车中抱出,重摔在地,并随后驾车逃离现场。事发后,女童在送医路上被确认死亡。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毕竟是个案,是很极端的个案。是的,这是个案,可是如果你仔细想想你生活的城市,在你的周围,你每天所见到的各种争吵,谩骂,冲突,是不是同样也潜藏着这样的风险呢?比如早高峰地铁里常见的因为拥挤触碰所带来的吵架和谩骂,比如停车场或者路上因为停车和驾车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的冲突,而且这样的冲突基本都是一言不合,就吵上了,甚至最后发展到动手,而一旦产生了不良后果,甚至酿成人命悲剧,双方都后悔莫及,类似的场景不论从电视上还是现实观察中,都见的太多太多。
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有些人会戾气这么重,好像只要有一个不满意,就得拿出跟人拼命的架势,就得高声叫嚷,甚至是要以命相搏,这股子戾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这首先是社会转型期,由于收入差距和生存压力所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人可能说这是社会风气的影响,但是社会风气影响是潜在的,并不是太剧烈的,真正的影响可能是因为社会生存压力过大所带来的心理上的焦躁和扭曲,这样的变形心理在面对一些本来并不激烈的冲突的时候,往往会爆发出超常的反应和做事不计后果。
其次是全民的公德教育没跟上,很多人不懂得互相尊重这个连小学生都能知道的简单人际交往规则,往往是只顾自己的感受和便捷,不管他人感受。在这个悲剧当中,女童的母亲固然非常值得同情,但是如果我们马后炮的想象一下,如果当时她能看到对方是两个大男人,自己带着孩子,从避险的角度来讲,也不应该和对方发生剧烈冲突,因为孩子的安全重于一切,即使当时自己装熊了,怂了,又怎样呢?当然,这只是马后炮,谁也没法预料冲突会如此剧烈,酿成如此严重后果。
在对犯罪分子依法惩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思考一个问题,这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是否可以慢一些,等一等心灵,让所有社会人群都能安静下来养养心,培养一下耐心和宽容心,然后再心平气和上路,如何? 这个扯远了。 中国人这么多,按照比例计算,这样极端暴戾的人应该不少吧。。 熊大开智 任重道远 熊大开智 任重道远 因为孩子的安全重于一切,即使当时自己装熊了,怂了,又怎样呢?当然,这只是马后炮,谁也没法预料冲突会如此剧烈,酿成如此严重后果。
是这个话,就算是男人带着小孩,也要尽量避免冲突 台塆,支那人唯一的希望 {:5_14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