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5-30 18:34

仙肉记(第六章更新)

本帖最后由 峤 于 2013-6-16 16:55 编辑

春夏交际的五月,是一年少有的好时节。午后明媚的阳光毫不吝啬的照耀大地,晒得人微微的出一点小汗,微风吹过,带来新生绿植的香味,吹得人浑身酥软。

对精于享乐的人。备几盘小菜,啄饮几杯小酒,眺望窗外,着实是人生快事。

江南琦州城东南角一处酒楼里,便有许多这般享受的快活人。有的独自落座,摇头晃脑。更多的三两人聚在一起,借着酒劲,说些新奇事。酒越喝话越多,便把这琦州城进来值得一闻的事情都讲了出来。从某家男人被老婆用扫把赶出家门这类琐事,到城里捕头和新来的官老爷不对付之类的官家内闻。说的人言之凿凿,但要全然都信大可不必。且看这说话的人的身份,就知道所谈大部分不过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即便是真实的,也是些七拐八拐变了味儿的消息。

不过,如果不去当真的话,这闲扯还是十分有趣的,比那说书先生讲的,也差不到哪去。更有闲人,并不喜欢喝独酒,来这酒楼,就是为听这胡扯。

当然,也有对这些都没兴趣的,一个菜不点,只是埋头喝闷酒的道士。桌上的酒上了几次,酒越喝人越不清醒。到最后歪在一边睡了过去。衣服散发着馊味,夹杂着酒气,让别人离得远远的。

这是太平盛世里常见的场景。从光武皇帝登基至今,海内少有战事。又赶上都是些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只几十年时间,已经养出老百姓慵懒安逸的性情了。

在酒楼把角靠窗的桌子,坐着一位年轻人,只点了一壶酒,默默的喝着。但没有人把他当做来听胡扯的闲人。他的脸上手上,有些刀剑留下的显眼疤痕,倒也没有刻意遮挡,别人看见了,就知道此人不是平头老百姓,也许是便衣的捕头,也许是江湖中人,亦或者是大盗,总之,是在刀光剑影中度日的危险人物。不过仔细观察,却能在这年轻人的嘴角,看到浅浅的笑意,笑的时候会亮出漂亮的酒窝,看起来似乎是意味深长的威胁,又似乎是顺从屈服。但此时,这年轻人,却是聚精会神的听着那马二哥讲他得来的“大消息”。

马二哥是裕达酒楼这群每天常来的酒客中有名的“神打听”。所谓的“神打听”,如字面意思,指的是消息灵通之人。能在这群嚼舌根子的人中得到这个名头,得益于他做捕快的小舅子。小舅子今年三十多了,做事利落,又懂官场的规矩,很得总捕头的器重,但有个毛病,其实是男人的通病,就是贪杯。喝多了酒,什么话都兜不住。马二哥隔三差五的往小舅子家里带些酒,哥俩几盘菜一坛酒下肚,就能听来一些有趣的官府内闻。毕竟对众多闲人,这种更可靠的消息,可是有趣的多,故此得到别人的追捧也是理所当然的,于是越发的心理膨胀,总恨不得小舅子能把什么都讲给自己,更为自己挣一些面子。

“近来城里发生了几起奇怪的案子,为了这事,捕快们一遍一遍的在城里城外跑,腿都快跑断了。但烦恼的不止是捕快,太守大人更是十分的着急。为了这案子,可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据说如果办不好这案子,轻则前途堪忧,重则这乌纱帽可就不保了。但这件事最稀奇的地方,却是案件本身。你们猜,到底发生了什么?”马二哥小饮了一口酒,享受着卖关子的快感。


“是不是有江洋大盗入城犯了血案?”有人猜测。

“如果是这么大的事,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听到?”马二哥摇摇头。

“要我看,一定是官仓被盗,上动天听。圣上下旨严查,破不了案就没法交代。”

“这个也不是。”马二哥道。

“难不成,是……有人意图谋反?”有个不知道分寸的人,讲了些不该说的话。在场众人听了心中一紧,那马二哥见状,赶忙说。“都说什么呢。越猜越离谱了。跟你们实说了吧,是丢了几个孩子。”

“马二哥,你不会是消遣我们呢吧?丢个孩子,巡抚大人也要管?”这事儿讲的耸动又不合常理,自然有人听了十分诧异。

“我刚听的时候也不信,但这事儿我马二绝不是诳你们。这让城里鸡飞狗跳的案子,竟只是有几家孩子失踪了。你说这奇怪不奇怪。这事再严重,也不至于让太守老爷急成这样吧。”

“难不成失踪的孩子是皇亲国戚?”有人插嘴问。

马二哥摇摇头。“我也这么想的。但据我小舅子说,这些孩子里,家境最好的一个,就是咱们城南做古董生意的孔家小儿子。想必大家也都了解,虽说他们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读书人,但也没出过什么大官,如果是皇亲国戚,也早就发达了。还有几个更不用讲,都是些比你我差不多的主,日子能过,但体面肯定是说不上。所以这件事才十分蹊跷,我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我那小舅子跟我说,别说是我了,连总捕头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等奇事,实在不是我们普通百姓能明白其中奥秘的。”马二哥感叹。

“那几个孩子,有什么共通之处么?”又有人问到。

“有倒是有。失踪的孩子都长得十分俊俏。不过就失踪案来说,这也不算稀奇。”

“是啊。这人贩子肯定是找俊俏的,无论卖给人家,还是卖做娈童,都能卖个好价钱。”又有人附和道。

正说着,楼下有童声道:“掌柜的,我家师傅可是在上面?”声音温和悦耳,听起来肯定是受过良好的家教之人。却听掌柜怪笑一声道:“老样子,就在上面死睡着呢,你来接他也罢,但要遮着点脸,别像昨天那般,把客人吓跑了。”

众人听了,却把刚才的话题放下,都盯着楼梯口看,只听楼梯上脚步声响起,不一会儿,上来一个黑瘦的小道童,抬头见众人盯着他看,也不怯场,对着他们裂牙一笑。却听咣当一声,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众人见状哄笑起来。

却见那道童长得极其难看,倒三角的眼睛,朝天鼻,薄嘴唇,脸上带着点红斑,圆圆的脸,样样都让人觉得十分难看。更甚之处在那五官一点也不搭配,仿佛把鼻子放在眼睛上面,嘴放在眼睛旁边能更好看一些,让人感觉十分骇人,甚至有些恶心,只是抬头亮个相,就把一个胆小的瞎得坐倒在地上。

道童也不见怪,只是大方的走到那醉酒道士身边,拍拍肩膀,轻声说:“天不早了,师傅该走了。”只一句话,那醉酒道士就睁开眼睛,伸个懒腰,又把酒壶拿起来对嘴一抿,把剩的一口酒喝掉,站起来扶着道童的肩膀,踉跄着往下走。

众人目送这一老一少两个道士下楼,才又兴高采烈的议论起来。那独饮的年轻人却凑了过来,笑着给马二哥倒了杯酒问道,“请问各位,刚刚那一老一少行为举止颇有些奇怪,他们是什么来头?”

“他们啊,城南老渔头家的。你外地来的不了解,可是大大的有名。”有人答道。

“老渔头家的?难道他们不是住在道观么?”

“这你就不了解了。这两个人几年前来到这琦州城,也不知道是什么关系,住进了老渔头家里,天天白吃白喝。”

“也不知道他们拿什么话骗这老渔头,像大爷一样供着。”

“我猜多半是那老渔头脑子有问题。”

“三个脑子有问题的人聚在一起,也算是物以类聚了。哈哈哈。”

喝酒扯淡就是这样,一个话题讲起来,就能七嘴八舌的说很多事情。

“这老渔头是什么来历?”年轻人又问。嘴里依旧含着的笑容莫名让人心中一荡。

“住在城南十几年一个老光棍,自己守着一个大宅院,没有妻儿,也不和邻里来往。整天除了钓鱼就是钓鱼,也算我们这片儿有名的怪人了。”

却听那马二哥说道,“说起来,我那小舅子也和我说过这老渔头,说这人不简单。你想他一个人,占了那么大一个宅院,肯定是有些家当的,但却不肯雇家丁。咱们琦州城虽然太平,但飞檐走壁的偷儿甚至杀人越货的大盗也都是有的。这老渔头算是一块肥肉了,但这些年,却没有人去招惹他。”

众人点头,称有道理,马二哥见自己所说又被众人追捧,得意的把刚满上的酒一仰脖全饮下去。

有人这时候想起刚才的话题,说到,“你们说,这丢了的孩子,会不会是有人擒去宰了吃肉……”众人听了脸色一变,马二哥的一口酒喷出来。那年轻人却已经回到座位,眼看窗外若有所思,没有把这番话听在耳朵里。

发表于 2013-5-30 18:35

本帖最后由 峤 于 2013-6-11 13:48 编辑



第二章        鹰犬

酒越喝越醉,风越吹越酣,酒客们有的醉眼朦胧,话题也到了尽头。清醒的站起来要回家,头晕的干脆在桌子上趴着小睡一下。也有几个意犹未尽的,还在扯着闲事。

正当声音越来越小,楼下突然人声喧闹起来。然后从楼梯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待酒客们反应过来时,小小的二层楼里,站了近十个官差。紫红色官服显眼,腰间别着的长刀骇人,酒客们哪儿见过这等场面,一时惊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却听官差里走出一个络腮胡子身材魁梧的人,大吼一声:“官府办事,无关人士都散了,别等一会儿拿起人来刀剑无眼,伤了你们,可没人管!”

马二哥认得此人,就是那太守身边的红人,现任总捕头万靖南。拿个人竟然要总捕头出面,这等阵仗在这太平小城里着实少见。马二哥知道事情严重,怕牵扯到自己,第一个跑下楼去,众人本就心慌,见了马二哥如此,都争相恐后的挤下楼,不一会儿,整个二层楼就清了。残羹冷炙散落一地,一片狼藉。而在角落里,那身上带疤包里藏刀的年轻人,却是和刚才一样的姿势,一点也不惊慌。

万靖南上前,却是行个礼问道:“敢问这位朋友是哪里来的?”

“京城。”

“看你打扮,应是道上的朋友,可有师承,或有宗派?”

“无师无派。”

“这么远来这琦州,是要做什么?”

“办事。”

“琦州可有亲眷朋友?”

“没有。”

万靖南皱皱眉。他这番问话,可不是一般的捕快能问出来的,正是做捕快的处事正道。要知道江湖之大,奇人无数,琦州是个小地方,虽说平日里自己说句话,地都能震三震,但那些外地来的来历不明的人物,可不是随便能招惹的。这年轻人见自己带这么多官差围在周围,却不为所动,肯定是有武艺在身。尽量不惹些冲突才好。

但既然任务在身,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万靖南沉吟一声,道:“这位小哥,琦州城最近出了件麻烦的案子,正是敏感的时候,我得太守之名,得把你带回去审问。能否行个方便,和我们走一趟?”

“我不去。太守问话,叫他自己过来。”年轻人道。

万靖南听了心中有火。自己这般低姿态,对方却丝毫不给面子。不管是什么来头,今天自己都得拿下他,不然怎么在这琦州城混。想着,万靖南一挥手,捕头们见状纷纷抽刀,就要围上去。但谁都不肯第一个冲上去。

年轻人见状,手伸到怀里。捕头们以为他要动手,都往后一缩。却见这年轻人扔出一个牌子,摔在桌子上,眼睛看着万靖南,眼里都是冷笑的神情。

万靖南小心的走过去,把那牌子拿在手里,仔细查看。却见那牌子沉甸甸的,正面刻着一只狰狞恶犬,背面写着“大内”二字。做工精致,显然不是一般物件。

万靖南看这牌子,突然想起一个传闻,叫手下看好,自己赶忙下楼。也顾不得身份,就往那官府方向奔去。

不一会儿,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一群人骑马向这酒楼赶过来。为首的是那琦州城总捕头万靖南,在他身后之人,身穿锦袍,头戴乌纱帽,竟是那琦州城的太守。

“下官见过密使张大人。”太守匆匆忙忙的奔上楼,见了年轻人当即上前行礼。惊得围在周围的捕头们纷纷把刀扔在地上,跪成一片。

“你也知道我是密使。我这次来,本来是要低调査案。但你赵大人现在弄得动静这么大,全城人都知道了,叫本官如何不参你一本啊。”张姓密使虽然年轻,那太守长他快二十岁,但说话却不留余地。

太守听了一颤,脑袋却是动的很快,上前谄笑道:“密使大人办案手段高明,下官不能领悟,实在是罪大恶极。但秘密查探之事,鄙人手下也有些办事伶俐之人,大人尽可差遣,不知能否补救一二。另外,知道张大人要来,我们早已打扫干净上好的宅院,更找了本城最好的厨子,还有本城特产的雕花美酒,准备给大人洗尘呢。”

密使听了不为所动。“看来你们是还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也罢,我不用你给我洗尘,只要从此你把手底下的人全都派给我,老老实实的配合我办案就好。”

说着叹了口气道:“如果事情办得不利,你们几个便都得陪葬了。”

太守听了一哆嗦,问道:“下官还是不明白,不过是丢了几个孩子,为什么这般重视?”

密使使个眼色,太守明白,遣退了身边的捕头,只留自己和那总捕头万靖南。

却听密使道:“你们可记得十三年前滇王的叛乱么?”

“记得记得。多亏圣上英明,带兵亲征,剿灭了叛匪,让百姓得以安居。却不知密使言及此事,意在何指?”

密使听了皱了皱眉。“这些场面话不用和我说。你嘴里说的,心中想的,都不是我要管的事情。我此次查办的这件事,源头便是那场叛乱,但说来却有些玄奇。但我说的绝非虚言,你们尽可相信。”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滇王叛乱那年,正赶上南方旱灾,皇上的心思都在平叛上,又加上军粮吃紧,遍地饥荒,着实饿死了不少人。活下来的,除了大户人家有点余粮,或是有些办法抢些粮食的,都是靠着一个办法。”

正说着,张密使突然问:“你们说世上什么肉最好吃?”问得太守和总捕头哑口无言,不知如何作答。

张密使却不管他们,自己回答道:“很多人都说,人肉是酸的,是天底下最难吃的。但其实那是因为吃的是生肉。人肉放在锅里,用水煮上半个时辰,飘出的味道,能让好吃的人一辈子野忘不了。那些年活下去的办法,就是吃人。”

“朝廷重视这件事,是因为后来发现一些从南边流窜到京城的恶匪。他们好像迷上了人肉。即便是饥荒过去了,也总想搞些人肉吃。对朝廷来说,麻烦的是,这些吃惯了人肉的人,竟然身体发生了异变,变得力大无穷,身手敏捷,更有些学会了妖术。”

“据我们抓到的妖人讲,他们吃人肉,最喜欢吃的是长得好看的人。说滋味更精细,吃起来回味无穷。”听到这,那太守和总捕头忍不住咽了口吐沫,又觉得十分恶心,不是滋味。

却听那张密使继续道:“就因为这个,有的妖人竟然打起了皇子皇孙的主意。在五年前,竟然有个妖人把一个皇孙掳去吃了。官兵赶到的时候,那妖人正吃到一半,还笑着说,这皇孙的味道,也就一般啊。”

“我的令牌上画着一个犬,这是大内精英组建秘密组织,除了我们,还有一群画着鹰。共称朝廷鹰犬。一个暗查,一个明探,在平叛的时候,立下了无数军功。而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杀妖人。全都杀掉,一个也不留。这回你懂了朝廷为什么这般重视这件案子了吧。”

张密使的话听起来真如他所说,十分玄奇,但他说话的口吻,又让人不得不信。五月阳光明媚,这番话却听得两人手脚冰凉,浑身都不舒服。

“这对付妖人之事十分麻烦,比我们当初平叛做的事情还要难上百倍。这些妖人的手段厉害,普通人几十个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即便是武术高手,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他们平日里和正常人无异,很难分辨。别说杀了,能找到都比登天还难。”

“那我们该怎么分辨?”太守颤声问道。

“见到可疑的就杀。如果他是妖人,就会抵抗。”

“如果不抵抗呢?”

“那就杀错了呗。”张密使轻声的说。

“但暂时不要打草惊蛇。这琦州城里的妖人不知道有多少。也许还需要上报朝廷,多派些援手。太守大人也莫要太慌张……我可以透露一下,这件案子如果办得好,官升两级都可能。”一句话听得太守面露喜色,惧意全消。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办事。请密使大人指点,我们该从何处下手?”

“多找找城里行为怪异之人。比如你们来之前离开的那两个道士。一定要盯住了。等时机成熟了,我便耍些厉害的手段给你们看。”张密使说着,得意的笑了起来。太守二人也忙跟着谄笑,却并没有注意,张密使双眼眼白,不时闪出骇人的红光来。

BaiQI 发表于 2013-5-30 19:18

如果是网文

换种写法吧
如果是自娱自乐那就另当别论了

发表于 2013-5-30 19:37

扑的理由是?

weboker 发表于 2013-5-30 19:45

如果要上起点,作为小白的话,初期一定要吸引住人,看了第一章,还达不到吸引人的标准,开头简练点,要一下表达出能抓住人的看点。等有人气了,就可以慢慢铺垫点了。

发表于 2013-5-30 19:46

weboker 发表于 2013-5-30 19: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要上起点,作为小白的话,初期一定要吸引住人,看了第一章,还达不到吸引人的标准,开头简练点,要一下 ...

以前都是简单明快的。这回想写个故事。所以从第一章节奏就慢得很。看来果然是扑街的节奏。

先写吧,等写出个10章,再调整。

二爷威武 发表于 2013-5-30 19:48

楼主加油,别管其他人的,

BaiQI 发表于 2013-5-30 19:54

网文浮躁
人也浮躁
故弄玄虚的东西没人会喜欢了
相反喜欢直接简单粗暴的东西
出场第一个人必须是猪脚
三章内必须出冲突

BaiQI 发表于 2013-5-30 19:56

等于说就是开头你必须有吸引人的东西
你这一章吸引人的地方在哪?

MSRDI 发表于 2013-5-30 21:38

我觉得还可以啊 不过我没怎么看过网络小说

潜规则 发表于 2013-5-31 18:02

原创内容

xjf1100 发表于 2013-5-31 18:17

非常好,上起点我支持你盟主

别愁BloodBrood 发表于 2013-5-31 18:29

以前那部呢 上哪去了

哥回来了 发表于 2013-5-31 18:30

雪舟神无月 发表于 2013-5-31 19:14

这肉多少钱一斤?

发表于 2013-5-31 21:15

今天提笔犹豫,明天再写,开篇谨慎些,这种写法也是刚开始写。会越来越快的。

rusher971 发表于 2013-5-31 23:34

比上一次那篇好

911℃ 发表于 2013-5-31 23:46

支持下吧 虽然从来不看网络文学

发表于 2013-6-1 22:18

第二章更新。

小魔鱼 发表于 2013-6-2 01:37

不看纯支持

半支烟 发表于 2013-6-2 08:14

大体浏览 居然没有大腿内侧  果断不看了

发表于 2013-6-11 13:49

第三章 师徒

那一丑一醉两个道士从酒楼出来,几步就到琦州城贯穿南北的运河边。这条运河长逾千里,是江南最重要的货流通路,而作为运河正中的琦州城,便是因为它而得以繁华起来。城里相当多的百姓,都是靠这条河谋生的。举目远望,河边靠满大大小小的船只,雕栏玉砌的画舫,堆满货物的商船,十分繁华。

虽是悦目景色,那醉道人却似乎心中并不开心,独自往前走。丑陋的小道童跟在后面,也不说话只是闷头赶路。

走了一会儿,醉道人突然停下来,眼睛看着河间穿梭往来的船只,眼睛却是愣愣的看着,心中显然有事。

突然,醉道人叹了口气,似乎是不愿意再想了。回头正要赶路,看见自己徒弟的丑脸,皱了皱眉,盯着他冷笑着问道:“林丑,你跟我这么久,我倒是从没问起过。世人皆厌你丑陋,唯恐避之不及,你心中是什么想法呢?”

被唤作林丑的小道士毕恭毕敬的答道:“我总是觉得很对不起,自己欠别人什么。因为我这张脸,别人见到一定会不快,打扰到他们的心情。所以无论做什么,总觉得自己已经错了三分。”

“哼,真是迂腐的论调。”醉道士皱眉道。

“但师傅,我还有些别的想法。”

“哦?”

“我回过神来,就为自己愤愤不平。这张脸是父母所赐,我并没有做错什么。虽说唯唯诺诺是有我这般经历的人很正常的反应。换做是别人,总是希望能哪怕是稍稍的,别人喜欢一点自己吧。但我不想自己总活得可笑,像个可怜虫一样。”说到这,林丑顿了顿。“师傅,我只是没人的时候心中胡思乱想,师傅莫要见怪。”

那醉道人听了,却显得有些惊讶,带着玩味的神情道:“有意思。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有点意思。继续说。”


“我觉得,是我的我就接受它。我待人再有礼貌,再有心肠,别人看来,我都还是个丑陋的怪物。无论我怎么去努力,都不能改变它。但我不能活在丑陋的自己里面,不该画地为牢,而该放宽眼界,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呢?”醉道人道。

“比如和师傅修行,或者将来做些学问都好。总好过平平凡凡的度过一生。那样的话,别人记得我,就真只有丑这个字了。”

“哈哈,有趣。你小子当跟班倒是屈才了。”醉道士突然大笑起来,引得路人纷纷侧目。“我便教你些本领好了。”

“真的么?”林丑喜出望外。

“你做梦吧。”醉道人突然脸色一沉,一脚揣在林丑肚子上,把林丑踹倒在地。“你以为自己是谁?没听过丑人多作怪这话么?如果有自知之明,便不要想那些没用的,好好的藏好你的脸,低头做人吧。”这一脚,把许多路人引了过来围观。

林丑倒在地上,咬牙捂着肚子,显然刚才那一脚踹得很痛。但更痛的是醉道人说的那番话。那从不和自己交谈的醉道人抛出的饵,钓出了林丑藏在心中的想法,却是他最为重视的希望。虽说醉道人平日里对自己冷言冷语,但他毕竟是自己的师父,是在世上唯一愿意收留自己的人,在心中总还有些期待。而最后的那句话,却把他最为重要的东西给踩灭了。

但林丑却很快的站起来,拳攥紧又松开,再抬起头时已经是顺从的表情。“是的师父。”

虽然只是从醉道人踹一脚到林丑爬起来的时间,但已经聚集了六七个看热闹的路人。“这娃张的好丑。”有个妇人道,声音很大,唯恐别人听不到一般。又引来几个路人过来围观。

那醉道人见状,冷哼一声,分开路人要走。却听一声清脆的声音:“你这道士好无情。小道士长得丑不是他的错。明明是修道之人,却以美丑论人,着实肤浅。”众人纷纷往声音处看去,却见一身穿青色劲装,面色秀丽的少女,分开众人,走到那小道人面前。

“小兄弟,没事吧?”少女道。青葱般白皙修长的手扶着他,帮他拍去身上的土。身上的少女芬芳,却是传到了林丑鼻尖。

林丑哪经历过这等事,十分紧张,但却是望了望师傅,不肯答话。

“我管我徒弟,小丫头莫要多事。”醉道人眉头皱了皱,便要走,却被那少女一步上前拦住。

“我这个人最见不得你这种无良之辈。这小道士虽说面相丑了点,但毕竟是你的徒弟,全心待你这师傅。为何这般待他?”

醉道人叹了口气,把那小丫头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身段倒是不错,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有些女人的韵味了。”一句话引得路人哄笑。却听那醉道士接着道。“但这张脸,我看着着实讨厌,一看就是从小宠大的。”

少女听了怒道:“胡说!”

却听那醉道人道:“我就问你,你说我以美丑论人,如果你长得跟我这徒弟相同,你敢保证身边的人会和现在一样的态度对你么?”

少女想了下道。“我身边的人可没有你这般肤浅。”

醉道人听了这答案有些无语,又问。
“那你可知道我这徒儿是好人是坏人,我因何教训他?”

“你这么对他,是坏人。他被你欺负,那他就是好的。”少女道。

醉道人听了这答案更是无语。想了想叹道。“那我最后问你一句,世人皆以貌取人,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你却非要指出我的错误。如果将来你夫婿张成我徒弟这样,你觉得如何?”听了醉道士这话,路人中有人笑出声来,更有许多人在叫好。

少女听了,不由得看了那小道士一眼,却吓得花容失色。但看众人皆在等自己的回答。犹豫了半天道:“便是……便是这样,却也……无妨。”说完,一跺脚,转身跑掉了。

那醉道人却是摇摇头,拨开众人,拽着自己徒弟的衣领就往回走。“你倒是好,还挺能给我添麻烦的。”

这林丑被那少女的话说的目瞪口呆,一时脑袋里什么也不能去想,倒是刚才的郁闷心情一扫而空,跟着师傅往回走。

师徒二人从正路拐入胡同,再走了不一会儿,就见到一座宅子。朱红色的门不起眼,看来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但宅子倒是挺大。这里便是那酒楼里酒客们说的老渔头的住处。

两人推门进去,门没锁,屋里却没人,那老渔头应该还是在独自垂钓。醉道人吩咐那林丑去给自己端碗水来,自己做在屋子里发呆。

等那林丑把水碗端进来,醉道人却没接过去,站起来对林丑道,“我要出去,你就待在家里,别在丢人现眼。”

林丑低头道:“是师傅。”

醉道人正要挪步,却犹豫了一下,从怀中掏出一本书,交给林丑。“这本书你拿去。”

林丑接过书,却见到这是一本薄薄的册子,书很干净,但很久,似乎一直被很小心的拿来翻阅。封面上写着两个字《道经》,困惑的问师傅:“这是……”

醉道人却道:“莫要拿给别人看,莫要说有这本书。只把书中的内容背下来。不懂的地方,我不会说。能学多少,看你的造化。”

“师傅,这书……”

“你不是说要修行么?口气倒不小。我不奢望你能看懂这本书,但如若你把书中的内容透露给任何人,我不会饶过你的。”

“是的师父。”林丑赶忙把书揣在怀里,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那,连渔叔也不行么?”

醉道人迟疑了一下,道,“他也不行。”说完,便径自出门,把林丑留在家中。

发表于 2013-6-11 13:50

第四章 林丑


对于丑这件事情,没有人能比林丑更切身的感受它的存在。从出生起,他就一直承受着各种鄙弃、厌恶、视为异物、或者怜悯的目光。这种目光,时刻存在着,让他分毫不能忘记自己的命运。

但幸运的是,林丑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丑人。他的运气很好。他的人生理应在垃圾堆里渡过,但他现在却衣能遮体不愁吃喝,他有一个师傅,有遮风挡雨的地方。这对于一个弃婴来说,是极为难得的。

当然,运气并不能说明林丑的特殊。他真正与别人不同之处在于,他并不只活了这一世。

在林丑读过的很多奇文异志中,对于投胎转世而保留前世的记忆有所记载。有的人清楚的记得自己前世的亲人朋友,有人在今世找到前世的妻子再重逢,有人能想起自己临死时的感受,但林丑与这些人又有所不同。他没有从任何文献中找到合乎自己情况的记载。

林丑的特殊之处有很多。比如说,林丑出生时,就能识字。虽然他所掌握的文字,和这一世文字的文法上有些许差别,但阅读起来并没有障碍。再比如说,林丑出生时,本应是婴儿懵懂,一切皆不知,但他却已经可以去思考了。

但真正让他困扰的是,对于所生活的世界所持有的异感。那是一种“这个世界本不该是这样”的感受。这种感受,让林丑看待世界,有时候会带一层朦胧的纱。仿佛自己只是一名看客。

在经过许多年之后,林丑总算认定,自己会如此,唯一的解释是,自己保留了前世除了记忆之外所有的东西。

这种作为人的特殊之处,让林丑能偶尔的从对自己丑陋的痛苦的认知中逃脱出来,幻想着自己的未来,也让林丑沉浸于对知识的汲取。

每天早上,林丑天没亮就起床读书。直到师傅召唤,便侍奉师傅穿衣服。师傅出门后,便做些洗衣服打水之类的杂事,下午去给师傅送酒钱,跟师傅回家。晚上继续读书。日复一日如此,已经有许多年了。

但即便是已经对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林丑却依然觉得师傅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他确信师傅有一些秘密。

师傅有很奇怪的习惯,从来不肯洗脸。看过师傅的身体的林丑,确认师傅的脸已经被肮脏的尘土油渍遮住了皮肤本来的颜色。师傅的四肢很修长,皮肤很白,不带一点血色的白。身体几乎见不到体毛。也见不到一点皱纹,仿佛不是人该有的身体,而像是玉做的一般,如果世上的女子见了这样的身体,变会嫉妒的发狂吧。

即便是刚刚对男女之事有些感觉的林丑,也会忍不住在心中生出一些不该有的肮脏欲望来。在侍奉穿衣时,忍不住去触摸师傅的身体,肘关节,肩膀,胸口,并想象一些不可能在现实发生的画面。

师傅的特殊之处不止如此。要说起来,便必须提到那寄宿的宅子的主人渔叔。

师傅并非最开始就住在这渔叔家里。师傅收留他的时候,正在四处游历。林丑当时年纪小,师傅便要把他留在琦州城朋友处,便是这渔叔家里。本来已经说好了第二天离开,师傅与那渔叔长谈了一夜,便也留了下来。那天,林丑知道师傅道号朝棲,不过这个道号,林丑再没听任何人这么称呼他。

渔叔也是一个奇怪的人。他无妻无儿,没有任何亲人,在琦州城除了师傅没有朋友。师傅每天在酒楼喝酒到下午,渔叔则是每天从早钓鱼到深夜才回来。因为这个缘故,林丑和这渔叔极少交谈。

但林丑知道渔叔绝非普通人。任何人如果看了渔叔宅子里惊人的藏书,也会和林丑持同样的看法。那浩瀚的藏书,如今渔叔再不去读,却正好满足了林丑的读书欲。

虽然很少见面,但林丑还是能发觉到,那渔叔对于师傅的态度,不仅仅是友情,更有些隐隐的敬畏。那些不经意谈话时对师傅的察言观色,那些谨慎出口,显然经过修饰的话,让林丑深信这一点。

此时林丑坐在书桌前,这是渔叔的书桌,但如今林丑可以随意的使用它。林丑望着窗外,桌子前摆着那本《道经》,似乎打开这本书,需要一些勇气才能做到。

林丑想着今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又揉了揉肚子,师傅喜怒无常自己是知道的,那一脚虽然在意料之外,但却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本书交给林丑却是让他着实有些惊讶。他知道这本书对师傅有何重大的意义。他许多次在夜里见到师傅盯着这本书长叹短吁,也见过师傅几番想要把这本书毁去,如今这本书却交给了自己。师傅究竟在想什么,是突然而来的师徒情谊上了心头,还是这又是一次对自己无情的嘲弄。想着,他不禁想起自己遇到师傅的那天。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大雪如毛的冬天。虽然还落着雪,但眼前的景物却被雪映射的很亮,直到今日想起那种光亮,都会觉得寒冷。

林丑只穿了单薄的衣服,缩在乞丐之中。也有善人施舍些衣服,但都被年长的乞丐抢先夺走了。当年收养自己的乞丐已经在前年病死了,本来没人照料的林丑该饿死,但别的乞丐还是给了他一口饭吃。不过这样的冷天,是没有人肯分一点衣服给林丑的,也没人愿意和林丑凑一凑取暖。

让这丑得让人生厌的小子跟着乞讨已经是对他最大的恩赐了,乞丐们也许是这么想着,林丑能从他们的目光读出来。不过,真正让林丑活下来的缘故,也许是因为他的丑陋能帮乞丐们讨来更多的东西的缘故吧。

林丑咬着牙,单薄的衣服根本抵挡不住寒冷,雪落在身上已经没有知觉,但他知道这意味着又有一分体温被老天夺走。他已经冻得四肢僵硬,想向人求助,却发不出声音来,一张丑脸因为缺乏生命的活力而比平时更加骇人。他已经有些模糊的脑袋里却在反复的琢磨,只想找出一条生的路,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

路人从身边走过,脚踏在雪上发出吱吱的声音,没有人停留下来,在雪天谁都只想着赶路,赶快回到温暖的屋子里。林丑的生死无人问津。

正当此时,一双脚停在林丑旁边,“嗯?”有人注意到了林丑。

“把头抬起来。”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林丑艰难的把头抬了起来。看到一把伞遮住了天空,一个脏脸道士看着自己。如今那张脸的表情已经记不得了,唯一能想起来的是那身道袍,还有那把伞。对那把伞的记忆尤为清楚,似乎还能记起破陋的油布纸,和伸展的龙骨。

“小孩儿,我缺个徒弟,今天看你适合,想不想拜我为师?”

林丑想要说话,张开嘴却吐不出字来。

“不答也罢,你没得选择。”道士仿佛是自言自语,伸一只手把住林丑的衣领一拽。手的力气十分惊人,林丑被他这么一拽,竟然整个人立了起来,双脚腾空。

道士厌恶的看了看林丑,笑了几声,“你便跟我走吧。”说着放下林丑。

林丑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竟然双脚站住了,却张开嘴,用不灵活的舌头问道:“你,为什么收我做徒弟?”

“因为你丑的合我脾气。”

_zz 发表于 2013-6-11 16:27

Giggs 发表于 2013-6-11 21:38

请继续更新

暗黑风翼 发表于 2013-6-11 22:05

丑得合我脾气...................:L

suncooly 发表于 2013-6-13 18:37

整个文章写得不上不下令人着急。

第一章:整个章节的信息量小的可怜,不过是几个背景类人像机械人一样来回对话。一会穿插个丑道童(疑似主角),一会来个聊丢孩子。要说悬念倒是设置两个,即丢孩子可能因吃人,老鱼头为人可能也很不简单。但是这样悬念蜻蜓点水,完全令人没有兴致。

第二章:楼主写文章很不圆熟,很多地方非常的生硬。万靖南莫名其妙跑去缉捕张密使。说莫名其妙是因为文中根本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这个年轻人是如何引起了官方的注意,而至于专门派人来抓。这且不说了。看看万靖南的表演吧,万到了之后威风很大,先清场。清完后倒给别人行了个礼,又显得很礼貌。然后张密使显得很倨傲。万靖南突然就火了,要拿人。这都不符合生活的常理,常理是什么?常理就是别人越倨傲,有社会阅历的人会越谨慎。理由正如你文中所说,没有本事和背景的人倨傲不起来。

这是对性格处理上不圆熟的地方。文字上不圆熟的地方则太多了。随便举个例子吧。

【“滇王叛乱那年,正赶上南方旱灾,皇上的心思都在平叛上,又加上军粮吃紧,遍地饥荒,着实饿死了不少人。活下来的,除了大户人家有点余粮,或是有些办法抢些粮食的,都是靠着一个办法。”

正说着,张密使突然问:“你们说世上什么肉最好吃?”问得太守和总捕头哑口无言,不知如何作答。】

这种自问自答,这么来写,生硬不生硬?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不是该有个过渡?就和说相声似的,这时候就需要别人给递腿儿,比如旁边傻逼官员就说一句——“卑职孤陋寡闻,请大人明示。”之类的屁话,这么一接,张密使才能不生硬说下去了。

再举个例子,比如鹰犬令牌。既然万靖南认得这个令牌,令牌的来历由万来说,比让张自吹自擂来得好得多。这是处理上不妥帖的地方。

后面我就不看了。

小魔鱼 发表于 2013-6-13 18:42

没有古龙写的那种好看啊。。。

发表于 2013-6-13 20:41

第五章 道经

当所期盼的一切发生时,怀疑它的真实性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人们往往总是要到最后发现,即便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一切,生活并不一定变得更美好。甚至可能,往更坏的一面发展,变成对自己最大的嘲弄,或者失去重要的东西。

但不管如何,此时此刻,任何的推断都是无用的。面对拥有无数秘密的醉道人,对于修行,对于复杂险恶却又时常充满温暖的人心,林丑就像是赤裸的婴儿——他无从抵抗命运。

事实上,不管想得再多,在此时此刻,林丑也必须翻开书,注定要走向不同的下一步,面对不一样的明天。

虽然只是一本破旧的书,但细细触摸这本书的材质时,却让林丑感到心安。传递到指尖的绝对不是他所熟悉的纸张的触感。更细滑,仿佛没有纹理一般的触感。还有那不可思议的柔软触感。不知道为何,虽然材质如此柔软,但却能保持形状,不像绢布写成的书那般松松垮垮的。还有那些墨字,漆黑得刺眼。

但林丑顾不得去研究书的材质,因为翻开《道经》第一页龙飞凤舞的文字完全吸引住他。“世人皆言人乃万物之灵,此言可笑甚矣。短短数十年,只能见眼前之物,只能闻耳边之言,以为山河万里而尽,却不知不过世间一隅尔。不能腾空万里,不能披靡四海,不能长存万年,何以谓万物之灵。居于顶端者,非人非兽非草木,乃仙也……”

开篇洋洋洒洒数百字,所讲的都是玄而又玄的道理,并没有任何一句话落在实际之处。这本书讲的是仙么?林丑对此十分震撼。他本以为,所谓的修行,讲的都是些修身养性辟谷之类的事情。也曾以为师傅那样特殊的身体,是因为某种不传于世的秘修之法。却没想到开篇第一章,讲的竟然是仙。

在林丑所看过的那些前人所写的异志小说中,仙这个词,并不像妖狐鬼怪那么常见。偶尔有出现,都是神通广大,高深莫测。之所以这样,林丑的解释是,似乎这些仙人对于这个被人充斥的世俗世界,缺乏兴趣。如果说妖狐鬼怪是伴人而生,那么仙便是真正跳脱了红尘,在天地间更无拘束的存在。

师傅可能是仙么?林丑想着。不过这样的念头只是闪过,他迅速的翻开了下一页,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这本书的内容。

下一页的内容再次让林丑惊讶不已。这一页没有写任何的字句,只是花了一张奇怪的图案。黑色的线条龙飞凤舞,不似圆不似方的奇怪图案充斥着整页。整张图案,没有任何一处地方,能联想起任何世间的事物。似乎只是小儿随意潦草之作,或者是师傅把这页画给涂掉了?

想到这,林丑赶忙又翻开几页。果然,随后的几页,都是这样的奇怪图案。分辨不出任何的文字。翻遍整本书,林丑合上书,呆在在桌前。除了第一页,都是如此情况。果然师傅在耍我么?林丑突然感到无力。那是一种因为期望太高而突然造成的脱力感,但却缺乏恨意。

这才是我该得的么?

林丑呆坐在那里,白天时为自己出头的少女的脸浮现在眼前。当时在众人围观下,事出突然,又怕师傅责难,紧张得不知滋味,如今却鲜活的再次袭来。那鲜活的异性气息,还有充满女性意味的善意,在林丑心情充满痛苦时自然而清晰的出现在他脑海里,让林丑突然有了让她拥抱自己,用身体和声音安抚自己的渴望。

也许该找到她,见上一面。也许……不,不对,那些善意仅仅局限于怜悯。自己何必自作多情。让她和丑陋的自己每日相处,想必她一定受不了。但,她说嫁给自己这般丑陋的人,却也无妨。

情窦初开的人,最是盲目。当心绪被这种事情占据,便会生出无限的想法,会揣摩对方的每一句话,每个神情,推测出许多的可能,又不由自主的去相信。此时,林丑恨不得冲出大门去找到那个女孩儿,哪怕只是和她说说话,甚至是听她冷淡的拒绝自己,也好过在这里干坐着。

站起来,正要往外走,林丑习惯性的看了看外屋。平日里这个时间,师傅肯定是在宅子里的。但今天,师傅却还没有回来。那张师傅常做着的椅子是空着的。

林竹脑中突然浮现出师傅夜不能寐,在桌前对着这本《道经》沉思时的复杂神情。这个画面迅速的驱开了林丑的抑郁心情,占据了林丑的全部心思。不能放弃,林丑想到。

想到这,林丑深吸一口气,坐了下来,重新把那总纲读了几遍,读不出个所以然,便把书揣在怀里,走出屋去。

外面夕阳正在西落,正是归家的时候,火红的霞云让行人心生倦意,林丑沿着从酒楼来时的路,慢慢的走着,一边凭着记忆,思索着那书中的内容。

《道经》开篇的那段话,除了讲仙之外,更讲了这天地万物生机的本质,所谓的“气”,只是这一点因为仙的震撼而被林丑忽视了。

按照《道经》所言,这种“气”不同于人呼吸的空气,是一种凡人难以感知的存在,它正是生命存在的根源。

这种气,让植物春夏秋冬四季兴衰,让无数动物繁衍不息,更赋予了大地之灵,人以活力。它蕴含在人体之中,万物之里,甚至是空气中。可以说,这种气无处不在。

对于这种气,道家根据不同流派称之为仙气,或者灵气。而世上万般大道,虽说所侧重的方式不同,所追求的结果不同,但它们的本质,都源自于对气的修行。

但这仙气又难以被凡人所见,如若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便是那修行的开始,开启了诸法神通的万般可能。

林丑很满意自己的记忆。虽是只草草的读了一遍,已经能想起书的大概了。他从怀里掏出书,借着夕阳的残光,仔细翻看书中的内容。这开篇之言除了仙和气,还有讲了些别的东西,但所讲越来越玄,到后面一半已经不是他能读懂得了。

林丑又把书收到怀中,低头思考起来。开篇之言一半的内容实在是看不懂,后面的图案更是莫名其妙。当前之计,唯有从那书中所讲的仙气入手。再就是等师傅回来,问个究竟了。

想到这里,林丑心中已有定见。他找个人少处坐下,闭上双眼。随着视觉的关闭,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只经过一会儿工夫,感官就变得敏锐。最开始只能听到各种吵杂的声音,但到后来,行人打招呼的声音,虫鸣声,风声,种种声音入耳,仿佛卷杂着人间的喜怒哀乐,扣入心弦。再睁开眼,眼前的景物变得十分清楚。夕阳已落,世界被蒙上一层灰色,但眼前河畔的花红叶绿,行人的一颦一笑,都变得更为美妙。

林丑就这么愣愣的看了一阵,突然傻笑起来。“我真蠢。我以为借助禅想就能发现仙气呢。哪有那么简单。”所谓的禅想,是林丑在一本书中所学会的佛家修心养性的方法。“佛家的东西,哪能对道家修行有用。再说了,我之前试过许多次了,都没有看到什么仙气啊。”林丑想着。却不知道这禅想法门虽是佛家的修行之法,世上有几人像他一般,简简单单就达到如此“谛观”境界。丑归丑,这林丑是有些不同凡人的玄妙之处的。

发表于 2013-6-13 20:43

suncooly 发表于 2013-6-13 18: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整个文章写得不上不下令人着急。

第一章:整个章节的信息量小的可怜,不过是几个背景类人像机械人一样来 ...

隔了四个月再提笔,自我感觉第一章一般,第二章是更紧凑了。每一章越写越好,这也是别人给我的评价。

把三四张看了再点评一下如何?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仙肉记(第六章更新)